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
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8及以上
民航社区
社区主页
民航贴图
民航资源网
发布主题
搜索
当前位置:
论坛
›
民航交流区
›
民航论坛
›
飞行员啊,你到底欠了多少?
飞行员啊,你到底欠了多少?
精华
737pilot
发表于2006-8-30 01:10
阅读:
75755
回复:
432
阅读主题, 点击返回1楼
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只看楼主
只看楼主
楼层直达
fakmf
发表于
2006-10-14 19:45:31
201
#
下面引用由
感为天下先
2006-10-12 18:09:59.0
发表的内容: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在“倒垃圾”之前不要装的那么温顺儒雅,就像在吞食猎物之前鳄鱼总要流下的眼泪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所谓的价值实质上来自你的使用价值,如果没有人用你,金砖也是粪土,战乱年代金砖是换不来一个馒头的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如果你是飞行员,就请珍惜飞行员的荣誉,如果你不是飞行员,也不要在这里玷污飞行员的名声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那个时候,你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毕业还幻想2000-3000的工资收入,就凭你的表现,你有什么实力去拿着两三千圆的工作呢,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公司收留了你这样的人,让你在公司队伍中混日子,当然不能给你高工资,从本质上讲,你没能力也不敢去比拼高工资,所以你把公司比作再生父母,百顺孝当先。
最后,不管你是哪路神仙,穿着何种马甲,我要提醒你,不要以为飞行就觉得在其他人面前有面子,
飞行员只是普通的公司员工,
飞行员是靠技术吃饭的,而不是靠飞行员的名声吃饭的,真正的飞行员要有真正价值的体现。
举报
回复
小君残
发表于
2006-10-14 20:14:30
202
#
04年大改驾的不是刚回公司么?= =飞机都没有怎么上就要要参合别人老机长的待遇问题了。有些东西新人没有经历过石没有说话的权利的。
举报
回复
zhubaba
发表于
2006-10-14 20:38:49
203
#
下面引用由
感为天下先
2006-10-12 18:09:59.0
发表的内容: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
百善孝当先,前一句是什么?万恶淫为首也!喝酒,泡妞...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0-15 18:18:14
204
#
下面引用由
小君残
2006-10-14 12:14:30.0
发表的内容:
04年大改驾的不是刚回公司么?= =飞机都没有怎么上就要要参合别人老机长的待遇问题了。有些东西新人没有经历过石没有说话的权利的。
听口气,这个04年的大改不像是飞行员,倒像是某个人的马甲
举报
回复
sunney00
发表于
2006-10-15 19:02:22
205
#
下面引用由
sunset
2006-10-13 13:50:14.0
发表的内容:
机务的兄弟干得也很累啊
论教育,许多机务都是大学里学电子或机械。。。入学门槛高,大学课程难度高,绝对高材生,也没花公司钱。
论工作辛苦程度,飞行员们自己应该也知道,伺候一架飞机有多累。
论身体健康,要不去试试换个液压油?
在和老外比薪水前,先考虑一下中国国情,还有身边的兄弟姐妹。
[这个贴子最后由 sunset 在 2006-10-13 14:07:50 重新编辑]
论身体健康?真不知道你有没有知识,高空辐射,一个不可不面对的问题,不过对于你们这些人来说,可能在你们眼里高空辐射算不了什么,就跟晒个太阳一样,这样吧!东航开纽约航线后,你一个月跟3班,一年36班,公司不给你钱,我们给你钱,你干不干?
举报
回复
sunney00
发表于
2006-10-15 19:07:44
206
#
下面引用由
感为天下先
2006-10-12 18:09:59.0
发表的内容: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
你们这几批大改驾的还是想想如何搞好业务知识吧!不要改好装回来连开车都不会,简直就是耻辱!你们和你们前几批的师兄们简直相差太大了,看看人家,多学学人家,不要在这里瞎放P!
举报
回复
gabaz
发表于
2006-10-17 05:09:20
207
#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
真不要脸!!不要脸得变态了!!不要冒充飞行员好不好!!
简直是找抽!正反抽你
举报
回复
gabaz
发表于
2006-10-17 05:13:48
208
#
下面引用由
感为天下先
2006-10-12 18:09:59.0
发表的内容: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
这人是专门来诬陷飞行员的,大家不要上当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0-17 17:27:12
209
#
会写几个帖子就冒充飞行员了,
这个年头,
什么都可以发生......
举报
回复
nakata1983zy
发表于
2006-10-18 04:01:56
210
#
只能说楼主是个sb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0-18 17:27:47
211
#
下面引用由
nakata1983zy
2006-10-17 20:01:56.0
发表的内容:
只能说楼主是个sb
对不起, 是我错了,没想到踩到您老人家的尾巴,早说是您给公司“感恩”我还奖飞机给你呢
你小时候可不是这样,
工程论文写完,大学毕业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失望......
最近当上飞行员了么?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0-18 09:28:55 重新编辑]
举报
回复
happeb
发表于
2006-10-20 06:22:19
212
#
可笑,怎么航空公司员工的素质这么差,丢死民航人的脸了,快把马甲脱掉回到狗熊窝里去吧.
举报
回复
love1025
发表于
2006-10-21 12:25:51
213
#
其实飞行员挺辛苦的,但是工作不只是为了有更高的工资呀!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0-21 17:26:21
214
#
转贴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http://bbs.feeeco.com/posts/174/topic-0022-1749230.html
2006年9月8日
(提要:垄断企业与资本和财政税收正在形成我国社会的三大寡头,他们三者合起伙来拿走了GDP和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中国的劳动群体要联合起来向这三座大山索取利润。)
不久前,报刊披露某电力企业一抄表工的年收入达到10万元,舆论一致谴责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然而舆论对这样一条消息却默不作声:联想公司总裁杨元庆2005财年的年薪为2175万港元!这一数字是这个抄表工人的217倍!是一个普通打工仔的2000多倍!
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社会整体颓废和心理畸形,一个工人多拿了一点,全社会愤怒,而一个总裁拿2175万港元整个社会却全无痛痒,麻木不仁。这说明中国社会在是非判断方面真是出了大问题。垄断企业不该拿高额的垄断利润,企业高管就该拿超高工资吗?老板就该拿比工人多得多的剩余利润吗?为什么这些年里中国社会没有一点这方面的抱怨和抗议?
窃国大盗无人过问,小偷小摸大呼小叫。看看当今企业在收入方面存在多大的差距!某山西私营煤炭企业,工人每月七八百元,但老板却成千上万地赚取利润,一百多万元一辆的进口高级轿车,老板一买就是十几辆。如果说效益不好,一些民营企业的大老板怎么能买得起上千万元一辆的豪华轿车、几千万元一栋的高级豪宅?
据说著名民营企业幸福集团的老板刘永好先生拥有三辆高级豪华轿车,最便宜的一辆也价值670万元,最贵的一辆约有900多万元。试问:如果用这些奢侈的钱来为企业职工发工资,工人们的工资能那么少吗?我国劳动工资水平能那么低吗?全社会能对10万元的工资水平如此惊讶吗?
这种现象恰恰印证了西方经济学泰斗亚当·斯密说过的一句话:“哪里有巨大的财富,哪里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巨富的人,同时至少必有500个穷人。少数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数人的贫困为前提。”然而当今的中国社会却把贫富差距视为合理,把普通劳动者高一点的收入视为大逆不道。这岂不是巨大的社会心理扭曲吗?
舆论质疑该名工人高收入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工人是国企的职工,而这是个带有行业垄断性质的企业。对于行业垄断利润、垄断福利我们当然应该反对,但另一个问题也需要反思:为什么国有企业能给一名普通工人10万元的工资,而一些私营企业却发不出来?是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利润率低吗?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好像只有垄断企业才有暴利,其实,很多竞争性企业也可以赚大钱,也可以有暴利。但在那些企业里,即使是赚着了钱,大部分利润也流不到普通员工手里。我所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民营企业家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深造,到国外置产置地,或在国内奢侈消费,一掷千金。云南一个私企老板,两天的赌博便输掉了自己的一个价值几千万元的三星级宾馆。这些私企老板如此挥霍,而企业员工却拿着微薄的工资。
所以,先不要对年薪10万元大惊小怪,这正是国有企业优于私营企业的地方,实际上真正需要做的是向10万元的工资水平看齐,是提高中国劳动者的政治地位和维护他们的劳动权利。
有报道说,目前12家中央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在6-7万元之间,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于是,央企成了被舆论批评的对象。人工成本6-7万元,平均月收入也就是五千多元,如果是全国工资水平3.5倍的话,那么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月收入为1400元。这一收入水平对于我国广大的工薪者来说,高还是低?让我们从国民生产总值(GDP)角度来衡量。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收入一般都占GDP的50-60%。而我国2005年的职工工资总额仅有19980.8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1%,其中国有经济单位12009.2亿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 867.8亿元,其他经济单位7103.8亿元。这一比例可以看出我国工资水平是多么低!
2005年,我国城镇从业总人员数为27331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的从业人数分别为 6488万、810万、188万、45万、1750万、699万、3458万、557万、688万,个体户2778万。
2005年,我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18405元,如果将这2.73亿从业人员都视为工资收入者,那么他们的工资收入总额应为5万亿元,约占2006 年20万亿元GDP的25%。这是将个体户都计入统计的结果。如果将我国的工资收入提高到占GDP40%的水平,以8万亿元除2.7亿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将达到3万元。这应该是我国劳动工资的合理份额。
但2005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仅有19980.8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1%,这种收入水平实在是低了。无怪有学者惊呼:中国正在摧毁资本主义的道德伦理底线!这意思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最残酷的原始时期,劳动工资水平也没有这么低!
我国的工资收入在GDP的比重中如此低,大多数国民收入都被企业和政府拿走,以致老板有钱大肆挥霍,政府有钱盖豪华办公大楼,民众工资收入却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由于在收入分配中,工资等级不同,假如以全国3万元的平均工资水平衡量,那么中等工资收入者的工资水平就应该在七八万元左右。因此,一些企业的员工拿10万元也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是,资本和经营管理者拿走了利润的大部分,真正落到普通职工手中的工资额很少。加上不同行业的差异,整个工资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便会出现巨大的差距。
于是,一个抄表工年收入10万元成了社会惊讶的事,这种现象真正反映的是我国道德价值和认识标准的紊乱!改革20多年来,为劳动群体说话的声音太少了,为资本辩护的声音太多太强了。有能耐的人都想多拿多占,而舆论阵地偏偏就由这一伙精英群体占据着,广大劳动者都处在默默无闻的状态,他们的要求极大地被忽视,他们的愿望根本得不到落实。
因此,当前真正值得社会关注的事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剩余利润正在被资本所有者和财政大量拿走,被高管和权贵瓜分。尽管经济在增长在发展,但好处大多被精英群体分享,普通员工们永远都处在一副饿不死也阔不了的生存状态。这导致处于社会低层的民众很难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在声讨垄断的同时,还应进行有关分配公允与否的讨论。
当然,影响工资收入的重要原因还有财政税收。今年底,我国的财政收入将达到4万亿元,占GDP的20%。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上升,已从1990年代初的12%上升到20%多,这还不算各级地方政府的隐性收入,如果加上预算外的收入,我国财政收入可达到GDP的3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府对国民财富的控制程度以及政府规模的庞大程度。
然而,国家财政收入是否可以无限制扩张?政府成本是否没有一个基本额度?这是中国改革这么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大问题。财政拿走一大块之后,剩下的一大块就是企业收入,也就是资本收入。在我国的GDP当中,资本收益约占40%多,大大高过劳动工资收入。
因此,改变我国的国民财富收入分配格局,是解决整个工薪阶层收入的最根本问题。只有改变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严重不平衡的现实,我国整个工资水平才会得以提高。劳动收入如果不能超过资本收入,中国将成为财富高度集中在国家和少数私人手中的国家,这样的社会将很难达到共同富裕和均衡发展。
所以,收入10万元,将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政治目标。国有大企业率先进入这一水平,既有不合理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合理性这一点上,私营企业要向国有企业学习。
但是,我写这篇文章决不是说垄断利润不应该批判,垄断企业目前每年不合理的掠取着几千亿的企业利润,垄断企业与资本和财政税收正在形成我国社会的三大寡头,他们三者合起伙来拿走了GDP和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中国的劳动群体要联合起来向这三座大山索取利润。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0-21 09:28:27 重新编辑]
举报
回复
CES之星
发表于
2006-10-21 17:38:50
215
#
国内飞行员不稳,深航立即从巴西找来外籍飞行员,此之谓敲山震虎。也可谓“国有资产流失”。先不说后果如何,这招引狼入室恐怕非“飞飞”们所愿,到底是员工牛得过公司,还是公司更财大气粗?不管后果如何,国际化市场化和竞争机制或者还真能让飞行业看到一丝曙光!浅见
举报
回复
何必叻
发表于
2006-10-21 19:03:59
216
#
春天种下一粒种,
没有希望在秋天还是一粒种子收回来的.
举报
回复
何必叻
发表于
2006-10-21 19:05:16
217
#
楼主的帖子不专业.
举报
回复
theo2009
发表于
2006-10-22 07:28:13
218
#
没素质的还真多
但没素质的飞行员也真是不多见
今天见到了``妈的
丢我们的脸
我的工资才1000多
妈的,飞个50小时一个月
凑起来月收入才5000
举报
回复
happeb
发表于
2006-10-24 03:23:22
219
#
举报
回复
紫竹调
发表于
2006-10-24 17:15:01
220
#
支持楼主啊
举报
回复
永不回头
发表于
2006-10-24 23:16:19
221
#
下面引用由
nakata1983zy
2006-10-17 20:01:56.0
发表的内容:
只能说楼主是个sb
你是个DSB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0-25 06:26:09
222
#
感为天下先[地面服务] 翔伞级 [专题] [编辑] [加入文集] [引用] [举报] [奖飞机]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我看公司比你的亲爹,亲妈还要亲...你个SX!!!
举报
回复
realtsunami
发表于
2006-10-25 22:13:42
223
#
顶下
举报
回复
民航小杜
发表于
2006-10-27 18:45:16
224
#
感觉有点无聊
中国机务和国际机务的差距怎么就没有人重视呢
你有脾气你投胎到国外去啊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你就要按这的规矩办事.
中国人多的是!你不干有的是人排队想干呢
举报
回复
旁砚者
发表于
2006-10-27 20:39:00
225
#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飞行员呀,多点感恩之心吧!
举报
回复
大雨如注
发表于
2006-10-27 20:53:53
226
#
可是国家就是家啊,在国家的培养成材的人,在国家这个大家里的不同公司工作,有什么不对吗
举报
回复
大雨如注
发表于
2006-10-27 21:02:04
227
#
也没有听说哪家航空公司限制了机务的流动啊
就是没有亲身经历。不了解其中的滋味,难道这种状况要持续下去吗
举报
回复
旁砚者
发表于
2006-10-27 21:03:13
228
#
不要偷换概念,我也没说你们要到外国去服役。
举报
回复
大雨如注
发表于
2006-10-28 05:22:38
229
#
真正偷换概念的是你,既然都是为国家服务,为什么不可以到不同公司,你自己是不是没有选择工作环境的权利那?工作是工作,那里有对父母的感情相提并论的?乱弹!
举报
回复
eaco
发表于
2006-10-28 07:08:35
230
#
下面引用由
大雨如注
2006-10-27 21:22:38.0
发表的内容:
真正偷换概念的是你,既然都是为国家服务,为什么不可以到不同公司,你自己是不是没有选择工作环境的权利那?工作是工作,那里有对父母的感情相提并论的?乱弹!
和那种人争论有意思吗?省省吧!
如果别的公司给它的薪水比东航高出两三倍,而东航不有意设置离职障碍的话,它肯定比“不嫌家贫”的那个东东跑得还快!
举报
回复
eaco
发表于
2006-10-28 07:22:34
231
#
人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却存在能力和价值的区别,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这些区别,并努力提高自己来缩小差距,才是正道。
有的人辞了职,真的会有两三倍的高薪等着他;但有的*若辞了职,也许就意味着长期失业。心悸,彷徨,失落,妒忌,逼不得已就会跳出来狂吠。
举报
回复
flyingshit
发表于
2006-10-28 09:37:39
232
#
下面引用由
旁砚者
2006-10-27 12:39:00.0
发表的内容: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飞行员呀,多点感恩之心吧!
东航是你家吗?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0-28 21:06:07
233
#
下面引用由
旁砚者
2006-10-27 12:39:00.0
发表的内容: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飞行员呀,多点感恩之心吧!
不要混淆概念,
感恩就意味着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么?长期低薪么?
公司也要感飞行员的恩呀,
干了十几年的飞行员走之前还是几百万的赔偿呢,
举报
回复
120151
发表于
2006-10-28 23:39:11
234
#
现在的帖子真是越来越有水平了~
举报
回复
ywyhama
发表于
2006-10-29 00:37:32
235
#
支持啊 !!! 好贴 ~~
但是出于道德的观点 ,
我觉得 , 公司既然培养了 ,
就是恩情 , 应当可以用一生回报 !
举报
回复
GNIRPS
发表于
2006-10-29 05:42:18
236
#
看来老子多停飞学生是帮航空公司大忙了——不晓得节省了好多培训费用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0-30 04:30:57
237
#
其实,飞行员辞职并非都是因为待遇的问题.这里面的问题太多了!现在航空公司还在讲什么3种留人呢?其一,感情留人(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国企的领导和员工之间还那里有什么感情可言呢!)其二,事业留人(现在的某些领导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比你的关系和红包了)其三,也是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了,待遇留人.(说到了待遇的问题大家更是一肚子的气!现在的国内飞行员谁没有气.干一样的活,只能拿到老外的1/4到1/3.航空公司的随便的一个处长都比机长拿的多,科长拿的比付驾驶多.可是工作的强度呢?难道航空公司靠这些个处长和科长干活吗?)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0-30 04:34:35
238
#
作为飞行员,大家一定要坚决的争取自己的应得的待遇.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0-30 04:38:19
239
#
最近听说东航涨工资了,看来绝食还是有用的!
举报
回复
疲惫的老鸟
发表于
2006-10-30 20:22:08
240
#
弱势群体没有和你讲道理,没有人来维护你的权益。给你十块钱你得去干活,给你一块钱你还得去干活。而且,你连不要这个钱的权利都没有。你就像一个没有拿到卖身所得而已经卖身的黑奴!为什么?还是大家心不齐。悲哀!
举报
回复
uhian
发表于
2006-10-31 00:44:25
241
#
如果印度飞行员奇缺,中国飞行员不能跳槽,那么在中国的外籍飞行员工资奇高是不是就可以很合理的解释了?因为中国没那么多飞行员,而外籍飞行员可以以印度(或者其他类似情况的国家)的工资水平“要挟”(当然没我说的那么卑鄙)中国的航空公司。。。。。。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0-31 03:55:32
242
#
半小时观察:飞不走的飞行员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3日 08:51 来源:CCTV.com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个特殊的群体:飞行员。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这两年也闹起了饥荒,我国每年飞行员缺口在1000人左右,到2010年国内民航业至少需要补充7000多名飞行员,这两天,国航、东航、海航正面向全国招收650名飞行员,有些航空公司干脆从国外直接招来现成的飞行员,他们能行吗?
飞行员紧缺问题亟待解决
在北京国际机场,深圳航空某航班飞机刚刚起飞没多久就碰到了意外。
巴西飞行员:“一号引擎失效,一号引擎失效。”
机长设法稳定住飞机,副驾驶马上向塔台呼救。
巴西飞行员:“求救、求救、这是深圳航空9802航班……我们一个引擎失效,请求返回北京机场。”
正当飞机调头飞回北京国际机场时,刚好碰到了恶劣的天气情况-雷雨,机舱外乌云密布,只有一台发动机的客机在空中摇晃得很厉害。
飞机降落程序,引擎火警开关,开……
按照规定做完所有降落准备,飞机开始下降,1000米,900米,800米……200米,100米……飞机终于安全降落在跑道上。
教官:“祝贺你们。”
巴西飞行员:“谢谢。”
刚才紧张的这一幕,不是美国大片里的场面,而是深圳航空公司在对他们刚刚招收的外籍飞行员进行模拟机紧急情况考核。
深圳航空飞行部总经理、飞行教员曹波:“刚才你们几个机长表现出来的驾驶舱机组资源管理,标准的飞行程序和特殊情况处理能力表现得非常好。”
这几名外籍飞行员都来自巴西,几个月前在巴西他们通过了深圳航空的初次审核,这次来深圳只要通过最终考核就可以加入深圳航空,翱翔在中国的天空上。
教官:“希望你们尽早加入深航航班生产,为深航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巴西飞行员:“谢谢!”
从03年开始,深航就开始招收外国飞行员,但数量很少,而今年,深航一次就从巴西招了40名机长,深航怎么能下如此大决心?
深圳航空是国内一家中型航空公司,目前有32架飞机,飞行员500人,这个数量的飞行员应付32架飞机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这两年国内航空业发展迅速,深航也想借这股东风加快发展,在深航总部,记者看到深航刚刚换上新的标志,随处可见一些发展的口号,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一开始就碰到了障碍。
深圳航空副总裁张沛:“四月底、五月底的时候排出来航班,加了航班了,市场很好加航线,飞行时间满了,不能超时飞行,我们不得不砍了一些航班。”
在深圳航空的飞行航班计划室,调度员调出了5.1期间飞行排班计划 。
在电脑记录里,许多飞行员都是安排了90多个小时的飞行计划,而按照中国民航总局规定,飞行员一个月飞行时间不能超过100小时,3个月总计不能超过270小时。超过这个时限,安全就会受到影响。深圳航空的一份会议记录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说法。
副总张沛:“满负荷飞行,用在飞行管理上时间较少,因此飞行员教员,尤其是飞行干部,都感觉到比较疲乏,普遍感到过于劳累,构成安全隐患。”
原本打算在5.1黄金周大做文章,但是为了保障安全飞行,深航无奈之下只得忍疼割舍。
加大飞行员培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飞行员短缺的问题
看着红火的5.1市场却只能拱手相让,确实心有不甘,但这仅仅是深航因为飞行员而碰到的一个小问题,更让深航管理层头疼的是,深航制定的长远的发展目标也将因为飞行员问题受到制约。
张沛:“3年之内飞机架数由原来的三十几架达到60到70架,引进这么多飞机,就需要有机长来飞,如果没有足够保证的机长来飞的话,就没有办法来组织生产。”
按照民航总局规定,一架新飞机来了以后,需要配备最少4个机组,每个机组按照2个飞行员计算,一架新飞机最少需要8个飞行员,如果增加40架飞机,那么就需要增加320个飞行员, 尽管深航这两年招收了400个学员,正在飞行学校里学习培训,但还是赶不上发展的速度。
张沛:“这些飞行员要到飞行部执行航班任务,要达到一个成熟机长,至少要在6年以上,因此的话,远水解不了近渴,解决不了现在的燃眉之急。”
飞行员流动问题有待规范化
深圳航空碰到这个棘手的问题,而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都处于飞行员紧缺状态,飞行员在各个航空公司之间的流动非常困难,甚至有可能要闹上法庭。
东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今年6月份在东方航空公司总部门口静坐绝食,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和东航解除合同
记者看到这么一张照片:上面的几个人是东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照片是他们今年6月份在东方航空公司总部门口静坐绝食的照片,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和东航解除合同, 在2005年,这几位飞行员就曾向东航提出过辞职申请,为了辞职几名飞行员与东航交涉了一年多时间,但东航就是不批准,以至于飞行员要采取在门口静坐的方式来谋求解决,为什么东航就是不让飞行员辞职呢,听听东航的说法。
东方航空新闻发言人李江:“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飞行员,成为一个成熟的机长,大概需要8到10年的时间,简单的讲,如果培养成一个大型机的机长,至少需要4000多小时,各个航空公司尽管培训费用不一,但都是几百万。”
东航的发言人说并不是东航不同意他们辞职,而是因为东航培养一名飞行员也不容易,因此,要辞职必须由飞行员的新接受单位与原单位协商赔偿数额,这样,才能保证航空公司收回这几年的培训成本,而且国家五部委对于飞行员跳槽有明确规定,必须新东家和老东家协商解决,那么,这7名飞行员的新东家是不是跟东航协商过呢?
辞职飞行员东航:“我只有两个目标,一是长城航空公司,二是翡翠航空公司,这两个民航公司人家承诺的都是什么都不管,你怎么辞职,怎么解除,劳动合同是你的手段,他们不管。”
国家规定新东家要与老东家一起协商解决飞行员的流动问题,可是新东家长城航空和翡翠航空为什么都不跟东航协商解决呢?长城航空公司是这么说的。
记者:“为什么长城航空不帮飞行员或与飞行员一起去跟公司协商解决呢?”
长城航空新闻发言人关雷:“费用高啊!”
记者:“主要是因为费用是吗?”
关雷:“对呀,我们可以按他的意愿接收,可是他的费用问题要是解决不了的话,我们公司没有义务替他解决这个劳动合同关系。”
看来,长城航空因为几百万元赔偿金而止步,但是翡翠认为赔偿金仅仅是老东家用来防止飞行员流失的一道紧箍咒,即便是新东家掏了这笔钱,老东家还是不会放人走,要不然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翡翠航空新闻发言人苏秀峰:“我去一个航空公司跟你谈,我要你张三,李四几个飞行员,我们坐下来协商吧!你觉得老的航空公司会坐下来协商说行吗,说你给我多少钱?那这样的话就不断有飞行员提出来要走了。”
这件事现在已经诉诸法律,南京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并对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这7名飞行员需要给公司交纳总额近千万的赔偿金,对于东航的事件,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谈到了他的看法。
中国民航航空总局局长杨元元:“现在我们希望的,或者说我们要求的,是两个公司之间的协商,用协商的办法,不要用打官司这种办法,但是我想飞行员流动总是趋势,政府只能慢慢地把它规范起来,在初段规范起来让它流动更有序一些,这样就会对安全对各方面都会有好处。”
“成长的烦恼”解决之道
国家民航总局鼓励各个航空公司到国外去招飞,而不要互相挖墙角,杨元元局长认为,争夺飞行员除了紧缺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飞行员的培养体制的问题,目前这种培养体制一定程度制约了飞行员的增长和流动。
徐兵,深圳航空公司机长,有10年左右的驾龄,他走上机长的道路和国内大部分飞行员差不多,航空公司招收他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伙,一点飞行知识都不懂。
徐兵:“体检政审这些合格完成以后,由深圳航空公司录取,送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然后四年毕业后回到深圳航空公司。”
在民航飞行学院学徐兵拿到的只是商业驾照,可以开小型飞机,在他毕业后回到了深圳航空,还要进行改飞大型客机的培训。
改装机型完成合格训练以后,就来到深圳航空公司飞行部,飞行部安排进入实际航班,生产运营,刚开始没有多少经历,从观察员开始,观察员训练完了进入副驾驶阶段。
小飞机改大飞机,要飞过50个起降训练,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坐在驾驶仓里当观察员,观察够100个小时之后,才能坐到副驾驶位置上,由机长带飞,而从副驾驶到机长,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徐兵:“达到3000的实际经历时间才达到机长最低标准,到了3000小时以后公司经过选拔,经过选拔训练,觉得可以了,经过考试合格,然后拿到中国民航颁发的航线运输执照,拿到执照以后,公司就可以聘请当机长。”
从徐兵进入飞行学院那一刻开始,所有费用都是由航空公司支付,自己一分钱学费都不用掏。
曹波:“如果说是一个高中毕业,直接参加高考然后进行训练的这种成本大概是,航校毕业以后大概是65万左右,完成737的初始模拟器训练还要20万左右,加一起大概90万左右,这么一个基本的成本,这是在真正的航班生产之前。”
让徐兵成为一名飞行员,航空公司大概掏了100万左右,但这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包括他在公司试飞,当观察员期间的一些费用。
曹波:“因为整个参加航班过程中,实际上有很多成本的投入,但这种成本的投入不能用开张发票的形式,或者用很简单的算一种成本的方式来做。”
从被公司的那天开始,航空公司就不断的在飞行员身上花钱,所以航空公司根本就没考虑过要让飞行员离开。
徐兵:“我记得合同上没有具体协议,你离开怎么样,不离开怎么样。”
记者:“当时有签这样的条款吗?”
徐兵:“没有。”
记者:“也就是按照这个理解,你需要为深航干一辈子,在你职业生涯里头。”
徐兵:“从现状来看是这样。”
可以说我国飞行员体系还是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运作,而在国外,飞行员流动已经完全市场化,深圳航空此次招收的40名巴西籍飞行员,大部分都来自巴西一家航空公司,这40人离开巴西的航空公司比起东航的那几位机长就简单得多了。
巴西飞行员:“如果在巴西走的话,提前一个月告诉公司就可以,不仅在巴西国内,在全世界飞行员找工作都很容易。”
巴西飞行员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己花钱上飞行学校,航空公司没什么成本,所以他们来去都很自由。
在巴西,他们花了4万多美元考取飞行执照,飞了一段私人飞机被招募到航空公司,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上岗,这种模式也被民航总局认可,考虑改变目前国内飞行员培养的体制。
杨元元:“这个我们现在也在探索,慢慢的是不是由完全公司拿钱培养,变成公司拿一部分个人拿一部分,或者一部分贷款,这个也在探索,我想解决飞行员流动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把飞行员培养得多一些。”
我国培养飞行员的这种制度依赖于各家航空公司,而航空公司的计划常常赶不上市场的变化,4-5年前没有哪家航空公司预见到今天的市场会如此火爆,国内不够用,深航只好需求外援,但用外籍飞行员得破费不少。
副总张沛:“不可避免的,国际飞行员薪水报酬要比国内高出一截,一大截。”
徐兵:“我们有一些想法,飞行航线一样,飞行小时一样,但是他们拿的要比我们要高几乎1.5到2倍。”
记者:“你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地方。”
徐兵:“对阿。”
徐兵的想法也是很多深航飞行员的想法,而公司方面却认为外籍飞行员收入高是正常的。
徐兵:“我们是这么考虑的,因为他们直接从国外经过了很多关,若干年的培训,来了以后经过短暂的熟悉拿执照培训,就能执行航班任务,因此省去我们为培训飞行员前期这五六年大量的培训费用。”
航空公司认为,外籍飞行员都是成熟的员工,来了就能干活,虽然一个人的工资等于两个中国飞行员的,但是比起飞机停在那没人飞,一天损失上百万来说是,这些工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深圳航空培训中心副总经理陈强:“外籍飞行员如果是前几年来了以后,飞几年这个费用可能跟我们培养一个飞行员到机长的费用相等,因为也是初步算过,三年左右,三四年差不多,但是如果再长,用外籍的费用可能会高。”
短期来看,招聘外籍飞行员
解决一时之需,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是航空公司也很明白,一旦年限太长,支付的薪水超过自己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费用,外籍飞行员也会成为一个负担。
张沛:“不能光是从别的地方挖,也不能只考虑到从国外直接引进洋机长帮我们飞行,而是几方面同时走,短期内引进洋机长接燃眉之急 ,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短缺问题,还要加大飞行员培养力度。”
一位刚刚通过考核的外籍机长将进行他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起飞前,按照规定他仔细地绕飞机检查了一圈。
外籍机长:“完全正常没有问题。”
飞机腾空……
半小时观察:成长的烦恼遭遇体制的困扰
高速成长的中国民航,遭遇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飞行员培养机制,我们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旧衣服穿不下去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停止成长,我们只能去做一件新衣服,我们不能让中国民航业停止成长,我们只能改变那些妨碍成长的旧体制,用国家财力培养飞行员,就像用国家财力培养运动员一样,可以在穷困的年代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已经初步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中国民航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充分,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用市场化的办法让飞行员流动起来。
民营航空公司正打破民航业旧有的垄断局面,飞行员能不能按市场化的办法自由跳槽,是对现有民航制度和体系的一个考验,也是民航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记者认为,办法总是有的,花钱到外国雇飞行员就是一种市场化的办法,曾经高度垄断的中国运动员培养机制现在已经找到了很多市场化的办法,再给一些时间,中国的飞行员培养和流动也能找到一种市场化的办法。
本视频请点击:http://www.cctv.com/video/jingjibanxiaoshi/2006/10/jingjibanxiaoshi_300_20061025_1.shtml
举报
回复
油门
发表于
2006-10-31 11:18:17
243
#
下面引用由
sunset
2006-10-13 13:50:14.0
发表的内容:
机务的兄弟干得也很累啊
论教育,许多机务都是大学里学电子或机械。。。入学门槛高,大学课程难度高,绝对高材生,也没花公司钱。
论工作辛苦程度,飞行员们自己应该也知道,伺候一架飞机有多累。
论身体健康,要不去试试换个液压油?
在和老外比薪水前,先考虑一下中国国情,还有身边的兄弟姐妹。
[这个贴子最后由 sunset 在 2006-10-13 14:07:50 重新编辑]
对不起我没看懂,你也挺辛苦我是知道,看得到的,可是。。。。
因为你挺辛苦所以就人家就不能跳槽。。。。。是这个意思吗?
哦,你说的是比薪水,可是他们不是要往外国跳呀,而且,因为你辛苦所以我也不应该计较自己的薪水?你不去计较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想知道,可是我凭啥就不能。。。。?看得有点晕。
举报
回复
大雨如注
发表于
2006-10-31 17:44:24
244
#
下面引用由
ywyhama
2006-10-28 16:37:32.0
发表的内容:
支持啊 !!! 好贴 ~~
但是出于道德的观点 ,
我觉得 , 公司既然培养了 ,
就是恩情 , 应当可以用一生回报 !
您从小学毕了业,可以一辈子为学校免费打扫卫生的,还有初中,高中, 您会很忙碌的,这是真正的感恩行为,没有人会说这是人员的浪费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0-31 18:37:37
245
#
解读《飞不走的飞行员 》
“成长的烦恼”解决之道
国家民航总局鼓励各个航空公司到国外去招飞,而不要互相挖墙角,杨元元局长认为,争夺飞行员除了紧缺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飞行员的培养体制的问题,目前这种培养体制一定程度制约了飞行员的增长和流动。
徐兵,深圳航空公司机长,有10年左右的驾龄,他走上机长的道路和国内大部分飞行员差不多,航空公司招收他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伙,一点飞行知识都不懂。
徐兵:“体检政审这些合格完成以后,由深圳航空公司录取,送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然后四年毕业后回到深圳航空公司。”
在民航飞行学院学徐兵拿到的只是商业驾照,可以开小型飞机,在他毕业后回到了深圳航空,还要进行改飞大型客机的培训。
改装机型完成合格训练以后,就来到深圳航空公司飞行部,飞行部安排进入实际航班,生产运营,刚开始没有多少经历,从观察员开始,观察员训练完了进入副驾驶阶段。
小飞机改大飞机,要飞过50个起降训练,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坐在驾驶仓里当观察员,观察够100个小时之后,才能坐到副驾驶位置上,由机长带飞,而从副驾驶到机长,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徐兵:“达到3000的实际经历时间才达到机长最低标准,到了3000小时以后公司经过选拔,经过选拔训练,觉得可以了,经过考试合格,然后拿到中国民航颁发的航线运输执照,拿到执照以后,公司就可以聘请当机长。”
从徐兵进入飞行学院那一刻开始,所有费用都是由航空公司支付,自己一分钱学费都不用掏。
曹波:“如果说是一个高中毕业,直接参加高考然后进行训练的这种成本大概是,航校毕业以后大概是65万左右,完成737的初始模拟器训练还要20万左右,加一起大概90万左右,这么一个基本的成本,这是在真正的航班生产之前。”
让徐兵成为一名飞行员,航空公司大概掏了100万左右,但这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包括他在公司试飞,当观察员期间的一些费用。
曹波:“因为整个参加航班过程中,实际上有很多成本的投入,但这种成本的投入不能用开张发票的形式,或者用很简单的算一种成本的方式来做。”
从被公司的那天开始,航空公司就不断的在飞行员身上花钱,所以航空公司根本就没考虑过要让飞行员离开。 (点评:航空公司所谓的只投入不产出的观点,难道所有的飞行都是训练飞行么?副驾驶不是必要机组成员?不创造效益么?如果不创造效益为什么不取消这个职位呢?)
徐兵:“我记得合同上没有具体协议,你离开怎么样,不离开怎么样。”
记者:“当时有签这样的条款吗?”
徐兵:“没有。”
记者:“也就是按照这个理解,你需要为深航干一辈子,在你职业生涯里头。”
徐兵:“从现状来看是这样。”
可以说我国飞行员体系还是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运作,而在国外,飞行员流动已经完全市场化,深圳航空此次招收的40名巴西籍飞行员,大部分都来自巴西一家航空公司,这40人离开巴西的航空公司比起东航的那几位机长就简单得多了。
巴西飞行员:“如果在巴西走的话,提前一个月告诉公司就可以,不仅在巴西国内,在全世界飞行员找工作都很容易。” (全世界的飞行员都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这是国际惯例)
巴西飞行员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己花钱上飞行学校,航空公司没什么成本,所以他们来去都很自由。
在巴西,他们花了4万多美元考取飞行执照,飞了一段私人飞机被招募到航空公司,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上岗,这种模式也被民航总局认可,考虑改变目前国内飞行员培养的体制。
(在巴西以至于全世界,自费学习飞行不是唯一的成才道路,也有公司养成培训的;如果公司花了8万美元来培养飞行员,他就要在公司干一辈子么?)
杨元元:“这个我们现在也在探索,慢慢的是不是由完全公司拿钱培养,变成公司拿一部分个人拿一部分,或者一部分贷款,这个也在探索,我想解决飞行员流动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把飞行员培养得多一些。”
我国培养飞行员的这种制度依赖于各家航空公司,而航空公司的计划常常赶不上市场的变化,4-5年前没有哪家航空公司预见到今天的市场会如此火爆,国内不够用,深航只好需求外援,但用外籍飞行员得破费不少。
副总张沛:“不可避免的,国际飞行员薪水报酬要比国内高出一截,一大截。”
(显然领导是知道国内外飞行员薪酬差别的)
徐兵:“我们有一些想法,飞行航线一样,飞行小时一样,但是他们拿的要比我们要高几乎1.5到2倍。”
记者:“你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地方。”
徐兵:“对阿。”
徐兵的想法也是很多深航飞行员的想法,而公司方面却认为外籍飞行员收入高是正常的。
徐兵:“我们是这么考虑的,因为他们直接从国外经过了很多关,若干年的培训,来了以后经过短暂的熟悉拿执照培训,就能执行航班任务,因此省去我们为培训飞行员前期这五六年大量的培训费用。”
航空公司认为,外籍飞行员都是成熟的员工,来了就能干活,虽然一个人的工资等于两个中国飞行员的,但是比起飞机停在那没人飞,一天损失上百万来说是,这些工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深圳航空培训中心副总经理陈强:“外籍飞行员如果是前几年来了以后,飞几年这个费用可能跟我们培养一个飞行员到机长的费用相等,因为也是初步算过,三年左右,三四年差不多,但是如果再长,用外籍的费用可能会高。”
(从领导的言语中也可以看到,即使机长前任何效益不算,机长四年以后收入应该能够抵销培训费用,与本人的计算基本符合,但是国内合同可是终身的,不但工资低而且要走还要赔偿一大笔费用,是极端不合理的。)
短期来看,招聘外籍飞行员
解决一时之需,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是航空公司也很明白,一旦年限太长,支付的薪水超过自己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费用,外籍飞行员也会成为一个负担。
张沛:“不能光是从别的地方挖,也不能只考虑到从国外直接引进洋机长帮我们飞行,而是几方面同时走,短期内引进洋机长接燃眉之急 ,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短缺问题,还要加大飞行员培养力度。”
一位刚刚通过考核的外籍机长将进行他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起飞前,按照规定他仔细地绕飞机检查了一圈。
外籍机长:“完全正常没有问题。”
飞机腾空……
半小时观察:成长的烦恼遭遇体制的困扰
高速成长的中国民航,遭遇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飞行员培养机制,我们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旧衣服穿不下去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停止成长,我们只能去做一件新衣服,我们不能让中国民航业停止成长,我们只能改变那些妨碍成长的旧体制,用国家财力培养飞行员,就像用国家财力培养运动员一样,可以在穷困的年代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已经初步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中国民航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充分,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用市场化的办法让飞行员流动起来。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0-31 10:46:35 重新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0-31 10:49:22 重新编辑]
举报
回复
飞的好累
发表于
2006-11-1 04:00:04
246
#
下面引用由
eaco
2006-10-27 23:08:35.0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
大雨如注
2006-10-27 21:22:38.0
发表的内容:
真正偷换概念的是你,既然都是为国家服务,为什么不可以到不同公司,你自己是不是没有选择工作环境的权利那?工作是工作,那里有对父母的感情相提并论的?乱弹!
和那种人争论有意思吗?省省吧!
如果别的公司给它的薪水比东航高出两三倍,而东航不有意设置离职障碍的话,它肯定比“不嫌家贫”的那个东东跑得还快!
呵呵,有意思。
举报
回复
疲惫的老鸟
发表于
2006-11-1 05:36:36
247
#
支持245楼,其实,大家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飞行员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不属于任何一个个体,和公司的关系是劳方和资方的关系.但是,他们不能象其他劳动者一样可以向公司提出薪金方面的要求.他们的薪金由公司单方面决定.这样公平吗?
举报
回复
珊瑚虫
发表于
2006-11-1 19:34:43
248
#
不公平的事太多了,ZH的飞行员来公司几年户口都调不来,想买公司的住宅,公司找各种借口不卖,后来才知道那房子准备免费送给干满几年的老外的,我靠TMD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1-2 03:33:38
249
#
中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1-2 03:46:33
250
#
中 明确规定:劳动者有辞职权,有自主择业权.但是现在的飞行员们辞职怎么都这么难呢?以前是航空公司不管飞行员的死活都不放人!现在呢?就连国家的政府部门(((尤为严重的就是劳动仲裁)))也在帮公司助纣为虐!!!我们的飞行员就没有人帮忙说话了吗?
举报
回复
happeb
发表于
2006-11-2 04:11:55
251
#
是飞飞里的熊太多了,
举报
回复
最终幻想8
发表于
2006-11-2 07:54:14
252
#
别说了,都是泪啊!
我们公司辞职的十几个全都回来了
没办法啊!还要养家呢?
总局的政策真破.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1-3 01:17:19
253
#
吉祥,吉祥,你可把兰州的飞行员晃悠惨喽!!!听说现在都快把脚给挤残废了.???因为领导给小鞋穿啊!!!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1-3 01:23:31
254
#
252楼 Re:[原创]飞行员啊,你到底欠了多少? 2006-11-01 23:54:14.0
最终幻想8[飞行员] 翔伞级 [专题] [编辑] [加入文集] [引用] [举报] [奖飞机] 别说了,都是泪啊!
我们公司辞职的十几个全都回来了
没办法啊!还要养家呢?
总局的政策真破..................................................同情你们的兄弟!!!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1-3 01:27:59
255
#
下面引用由
最终幻想8
2006-11-01 23:54:14.0
发表的内容:
别说了,都是泪啊!
我们公司辞职的十几个全都回来了
没办法啊!还要养家呢?
总局的政策真破.
实话实说.好样的!!!
举报
回复
飞行员也是人
发表于
2006-11-3 03:22:11
256
#
有那个公司在计算资产的时候把人做为资产的一部分计算在内的啊?最后还要自己花大笔的银子才能把自己买出来,航空公司和拐卖儿童的人贩子有什么区别啊,可怜的飞行员就像封建社会的妓女一样赚够了钱把自己的卖身契赎回来。老毛啊你在九泉之下能瞑目吗?你搞来的社会主义现在却在干着封建主义的勾当!
举报
回复
飞行员也是人
发表于
2006-11-3 03:23:53
257
#
举报
回复
happeb
发表于
2006-11-3 03:58:41
258
#
下面引用由
最终幻想8
2006-11-01 23:54:14.0
发表的内容:
别说了,都是泪啊!
我们公司辞职的十几个全都回来了
没办法啊!还要养家呢?
总局的政策真破.
虽然如此,很佩服,算是真男人,没有他们飞飞的待遇怎么能长上来哪,
举报
回复
tigermoth
发表于
2006-11-4 18:36:21
259
#
下面引用由
冲破封锁线
2006-10-09 10:32:56.0
发表的内容:
不要总说自己辛苦,辛苦的行业多了去了。
不要总和外国飞行员比,比也可以,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是发达国家人的十份之一还不到,你们已经超过了二分之一,还不满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如果按照你的理论,是不是飞行员改当搬运工,那样就有理由要求涨工资了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1-4 19:02:17
260
#
转贴本人是一名国有航空公司的机长,还算年轻。很长一段时期,我开始习惯了各媒体关于飞行员流动的报道。作为一个专业的兼职航空安全科技研究人员,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调研了这种状况。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稿,是考虑到我国民航在飞行员频繁流动的背景下,我们的安全如何去管理——如何控制在可控的状态下?从而为民航的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一些真实的素材。
一、飞行员的社会大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航作为社会的前沿产业,理所当然的走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线。而我国的经济水平毕竟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现在航空事业上,不像发达国家,民众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实现自己的飞行之梦。即使,在我国有部分少数先富起来的人,有足够的资本,为自己的飞行梦想,不惜可以忍受比国外市场更昂贵的成本,先一步涉足飞行,但是由于我国的通用航空欠发达,没有更多的飞行培训学校和俱乐部,向通用航空输送飞行员。进而我国的通用航空也不能向大型航空公司输送成熟的航线飞行员。这与发达国家大型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的来源有天壤之别!因为我国的航空公司大部分属于国有(控股)企业,飞行员的培训成本来自企业的利润留成。
在这种社会矛盾的大背景下,民营资本被允许进入航空运输业。于是,那些民营资本一改以往的虎视眈眈的眼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申请成立公共运输的航空公司快接近数十多家,快速和大规模的引进飞机。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行为。但是游戏规则变了,于是资本环境也变了。飞行员更趋于市场化,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同时,国有航空公司急于规模的扩张,大举引进飞机,而管理体制却没有跟上变化了的社会经济背景,而飞行员的来源途径却远远滞后了,于是飞行员本来就是紧缺的资源,突然间成了更稀有的资源。
二、航空公司的难言之隐
对于大型国有航空公司而言,眼看着在自家门口来了一个竞争对手,狼来了,难免要丢几只羊,而对于民营和外资航空公司,就地取材可以缓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由于长期以来,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的来源于自身利润留成对飞行学员的培训,既然是自己花钱培训的,就不能让飞行员自己说走就想走。而且,社会也有舆论认为,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是“无形的”国有资产。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流动到民营企业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而民营企业认为,是他们花大价钱争取来的。而且他们所花的价钱,远远大于起初国有(控股)企业对飞行员的培训费用。对本来资金实力不能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提并论的民营,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再来讨论一下CAAC和国资委。
本来,政企分开后,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一切要由市场经济下的需求关系来决定。于是,CAAC的职能是行业管理和监督,而国资委在这方面则是一个协调的机构,而不是经营和赢利机构。
那么,飞行员,这个被社会更多的舆论定义为特殊人才的一个群体,他(她)们的流动应该由谁来进行管理和协调呢?很显然,还是能够在现今的法理范围内可以找到的,那就是相应的人事部、劳动社会保障部、人才市场和国资委。关键在于,这四个部门的单位对民航的内部环境和业务还不是很精通,于是“皮球”再一次被踢到CAAC的脚下,而CAAC却又找不到下一个接球的单位。
事情的继续发展是,今年,空军和民航共同签署了用人的法规性协议,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军转民的途径变得诡异,飞行员的来源问题更加引起了震荡!
三、作者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1、目前的飞行员流动的负面效应
其实,人才的流动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任何经济背景下都存在人才的流动。而且,只有人才的流动,才能带动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自身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在任何政治和经济体制下都阻挡不了的事实。
但是,就目前民航的背景下,飞行员作为稀缺人才,他(她)们的流动直接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航空安全问题!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深刻的,也是唯一的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飞行员流动方向基本上可以这样确定: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流动。一方面,削弱了国有企业的飞行安全实力;另一方面,刚起步的民营航空公司要面临新人的磨合,有些还要适应新机型的改装等等,飞行安全实力也很弱。
某国有(控股)企业的高层领导曾经这样说:“现在限制飞行员流动,就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只要安全上出现问题,总局难逃其责!”其言下之意好象是CAAC掀起了飞行员的流动风波。但他好象并没有认识到,既然飞行员的流动涉及安全问题,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飞行员的问题,或者说去解决因飞行员流动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只是在那里等着出安全问题后,向CAAC问罪!这真是太可笑了!
但是,作为CAAC来说,或者说,值得国有航空公司警惕的是,需要面对的真正问题并不是飞行员的流动问题,而是导致飞行员流动的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
2、飞行员流动的真实背景(原因)
这里面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飞行员为什么要跳槽?
是哪些飞行员要跳槽?
他(她)们选择哪些单位作为新的东家?
很多的舆论的矛头,都把飞行员的流动归因于“钱”。可以这么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主流舆论的推测。同样,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不是“钱”惹的祸。
众所周知,飞行员的工资待遇在航空企业中属于中等偏高水平。我们不能排除确实是有一部分飞行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而让自己“流动”起来。但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更多的飞行员却是因为除钱之外的东西,而选择了跳槽,而且,这种东西是拿钱买不来的!
第一、工作的环境
某大型国有航空企业,合并后,造成了飞行员的拥挤现象。于是,只能有部分的飞行员得以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透明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更为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是本公司总体上的飞行员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分公司的飞行员过于富余。而这些富余的飞行员却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对待,矛盾激化。
还有一个国有航空企业,在内部竞争机制上,严重失衡。在晋升飞行教员的问题上,不能公开透明。当事人在申诉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跳槽。
类似问题太多了,毫不夸张的说,这一部分飞行员的辞职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被原来的企业给“逼”走了。
第二、不公平的对待
综观目前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本土飞行员与外聘飞行员、关系亲疏不同等等的不公平对待。如果说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在可以解释和控制的范围内还好,问题是,这种差别长期得不到调整和平衡,久而久之,矛盾激化。
比如说,某公司以地区差价等为理由,在总公司与分公司实施了区别对待,一个公司名义下,同工不同酬,十多年,导致两地的飞行员累计收入相差悬殊达100多万!
还有,在飞行员晋升问题上,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的不公平竞争。同一期的人,最早放号的,与分公司最后放号的,时间竟然相差悬殊达5年。这5年,除去收入不说,后者所面临的心理和生活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更有甚者,在本土飞行员与外聘(含外籍)飞行员之间,施行收入的区别对待,直接导致同工不同酬的局面,而且长时间得不到调整和平衡,点燃矛盾。
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比如说跟领导的关系亲疏,也会导致不能在同一个平台进行竞争,导致矛盾激化。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是为了钱而选择跳槽。更多的飞行员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公平合理的平台而选择离开原来的单位。
那么又是那些飞行员选择跳槽呢?
第一、派系斗争中的一方
有一部分飞行干部和技术骨干,在平时的行政和业务中,受到排挤或不公平的对待,带头揭杆而起。这一部分飞行员,技术业务精湛,但在人际关系中受到打压。
第二、期望一个公司内部同等对待却又实现不了的飞行员
这一部分是大多数的普通飞行员。比如说东方航空公司甘肃公司的飞行员辞职和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的飞行员的辞职。
第三、所谓的不能放号的(技术差的)
这一部分只是及少数。
绝大多数的飞行员辞职后,选择去了民营航空公司。为什么?因为民营航空刚刚起步,抛弃经济待遇之外,给了这些在国有(控股)企业里,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和打压的飞行员一个新的平台,这样他(她)们可以重新开始,为民航事业,为实现自己的最大社会价值,提供了机会!
3、民营企业的政策
民营企业的待遇和政策也并不宽松。它们除了要花大的价钱去挖墙脚之外,还要面临更多的安全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政府部门的压力,飞行员要价的压力,也可谓困难重重。
比如说,在航校里,培养一个飞行员大概需要70万左右的人民币(其后的培训属于赢利性培训——即边培训边产生效益的),而民营航空公司可能要花210万引进一个飞行员,加上安家费、误工费等等。经过本人的大量调查分析,民营航空公司每引进一个飞行员,平均耗费300万。这远远偏离了正常的飞行员培训成本(大概3到5倍)。
巨大的飞行员引进成本,直接导致民营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窘境。某管理局的飞行员,挂靠在某民营企业帮助其飞行,但却拖欠了该局方飞行员的飞行小时费约8万人民币至今无法支付!
成如国有企业,只要民营企业花费了成本去引进飞行员,在其后的劳动报酬和服务期限因此变得苛刻起来。这无异于在国有企业里。
于是,民营企业也变换了政策,比如说引进外籍飞行员,或者担保贷款给本土飞行员赎个自由身,其后的待遇便可以和外籍飞行员等同。
但是对于飞行员个人本身而言,巨额贷款的利息成了负担。因此,新的矛盾开始形成,就不知道什么激化而影响安全了。
4、引发的问题
其实,飞行员的流动问题,折射出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尤其是管理体制问题。
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责怪那些辞职的飞行员见钱眼开,什么拜金主义等等。相反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们要感谢这些辞职的飞行员,因为是他们,刺激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清醒过来,要面对新的游戏规则,用体制流住人才,用感情流住人才。而不是把人才给“逼”走!
在飞行员流动问题上,也有处理成功的事例可以借鉴。
比如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处理内蒙分公司事件的问题上,很成功。
还有,综观大型航空,南方航空的飞行队伍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其原因就在于南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体制相对而言比较科学。
所以,我认为,飞行员流动问题,说到底,并不是单纯的金钱待遇问题,而是管理体制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5、一些建议
首先,作者作为一名飞行员,不同意一些舆论的观点——把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定义为所谓的“无形国有资产”。其理由与培训来源的成本无关。因为在立法上,把飞行员定义成“国有资产”没有任何依据可以参考。同时,在人权上,也背离了最基本的原则,即飞行员可以自己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拥有绝对的控制和处置权。很显然,这种定义毫无根据和法理。
其次,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的培训成本,可以认定是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留成也是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利润留成。鉴于这种理论推测,飞行员流动只存在成本的转移和流动,而不能计算之前和之后的生产利润。比如说,对于一个赢利的国有企业,飞行员的流动可以说成之前利润的成本转移。但是,对于一个亏损中的国有企业,飞行员是不是可以说成是亏损的成本呢?很显然,不能这么去定义的。再进一步说,同样的一个飞行员从一个亏损的国有企业,流动到一个赢利的国有企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定义“飞行员是国有资产”的概念呢?
所以,飞行员,是生产者,而不是生产工具,不能定义为“资产”。
对于飞行员的流动,只是飞行员想在舞台上跳舞而已,而他(她)们却又不得不被带上脚镣。
既然跳舞,我们又何必让舞者带着脚镣呢?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1-04 11:03:47 重新编辑]
举报
回复
纯净天空329
发表于
2006-11-5 21:37:53
261
#
有的公司不给辞职飞行员发工资,使飞行员生活上十分困难,还通过行关系与国家机关联合起来对飞行员的案子不做为.一起违反劳动法.
举报
回复
lstk369123
发表于
2006-11-5 22:29:40
262
#
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相互理解一下.不要使坏,人在做天在看.你不给他们发工资,还希望他们回来吗?中国民航人机比大在哪里,在中间层的地面干部,这部份人在干什么你们是知道的,
举报
回复
icqli33
发表于
2006-11-5 22:32:28
263
#
大叔.我来顶你啦,哈哈.
举报
回复
景天
发表于
2006-11-5 22:38:26
264
#
企业效益好了,飞行员就不会大规模的辞职,效益不好,再怎么保也保不住
举报
回复
小北北
发表于
2006-11-5 23:56:32
265
#
顶
举报
回复
happeb
发表于
2006-11-6 00:12:58
266
#
下面引用由
737pilot
2006-11-04 11:02:17.0
发表的内容:
转贴本人是一名国有航空公司的机长,还算年轻。很长一段时期,我开始习惯了各媒体关于飞行员流动的报道。作为一个专业的兼职航空安全科技研究人员,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调研了这种状况。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稿,是考虑到我国民航在飞行员频繁流动的背景下,我们的安全如何去管理——如何控制在可控的状态下?从而为民航的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一些真实的素材。
一、飞行员的社会大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航作为社会的前沿产业,理所当然的走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线。而我国的经济水平毕竟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现在航空事业上,不像发达国家,民众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实现自己的飞行之梦。即使,在我国有部分少数先富起来的人,有足够的资本,为自己的飞行梦想,不惜可以忍受比国外市场更昂贵的成本,先一步涉足飞行,但是由于我国的通用航空欠发达,没有更多的飞行培训学校和俱乐部,向通用航空输送飞行员。进而我国的通用航空也不能向大型航空公司输送成熟的航线飞行员。这与发达国家大型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的来源有天壤之别!因为我国的航空公司大部分属于国有(控股)企业,飞行员的培训成本来自企业的利润留成。
在这种社会矛盾的大背景下,民营资本被允许进入航空运输业。于是,那些民营资本一改以往的虎视眈眈的眼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申请成立公共运输的航空公司快接近数十多家,快速和大规模的引进飞机。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行为。但是游戏规则变了,于是资本环境也变了。飞行员更趋于市场化,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同时,国有航空公司急于规模的扩张,大举引进飞机,而管理体制却没有跟上变化了的社会经济背景,而飞行员的来源途径却远远滞后了,于是飞行员本来就是紧缺的资源,突然间成了更稀有的资源。
二、航空公司的难言之隐
对于大型国有航空公司而言,眼看着在自家门口来了一个竞争对手,狼来了,难免要丢几只羊,而对于民营和外资航空公司,就地取材可以缓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由于长期以来,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的来源于自身利润留成对飞行学员的培训,既然是自己花钱培训的,就不能让飞行员自己说走就想走。而且,社会也有舆论认为,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是“无形的”国有资产。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流动到民营企业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而民营企业认为,是他们花大价钱争取来的。而且他们所花的价钱,远远大于起初国有(控股)企业对飞行员的培训费用。对本来资金实力不能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提并论的民营,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再来讨论一下CAAC和国资委。
本来,政企分开后,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一切要由市场经济下的需求关系来决定。于是,CAAC的职能是行业管理和监督,而国资委在这方面则是一个协调的机构,而不是经营和赢利机构。
那么,飞行员,这个被社会更多的舆论定义为特殊人才的一个群体,他(她)们的流动应该由谁来进行管理和协调呢?很显然,还是能够在现今的法理范围内可以找到的,那就是相应的人事部、劳动社会保障部、人才市场和国资委。关键在于,这四个部门的单位对民航的内部环境和业务还不是很精通,于是“皮球”再一次被踢到CAAC的脚下,而CAAC却又找不到下一个接球的单位。
事情的继续发展是,今年,空军和民航共同签署了用人的法规性协议,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军转民的途径变得诡异,飞行员的来源问题更加引起了震荡!
三、作者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1、目前的飞行员流动的负面效应
其实,人才的流动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任何经济背景下都存在人才的流动。而且,只有人才的流动,才能带动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自身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在任何政治和经济体制下都阻挡不了的事实。
但是,就目前民航的背景下,飞行员作为稀缺人才,他(她)们的流动直接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航空安全问题!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深刻的,也是唯一的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飞行员流动方向基本上可以这样确定: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流动。一方面,削弱了国有企业的飞行安全实力;另一方面,刚起步的民营航空公司要面临新人的磨合,有些还要适应新机型的改装等等,飞行安全实力也很弱。
某国有(控股)企业的高层领导曾经这样说:“现在限制飞行员流动,就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只要安全上出现问题,总局难逃其责!”其言下之意好象是CAAC掀起了飞行员的流动风波。但他好象并没有认识到,既然飞行员的流动涉及安全问题,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飞行员的问题,或者说去解决因飞行员流动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只是在那里等着出安全问题后,向CAAC问罪!这真是太可笑了!
但是,作为CAAC来说,或者说,值得国有航空公司警惕的是,需要面对的真正问题并不是飞行员的流动问题,而是导致飞行员流动的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
2、飞行员流动的真实背景(原因)
这里面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飞行员为什么要跳槽?
是哪些飞行员要跳槽?
他(她)们选择哪些单位作为新的东家?
很多的舆论的矛头,都把飞行员的流动归因于“钱”。可以这么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主流舆论的推测。同样,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不是“钱”惹的祸。
众所周知,飞行员的工资待遇在航空企业中属于中等偏高水平。我们不能排除确实是有一部分飞行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而让自己“流动”起来。但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更多的飞行员却是因为除钱之外的东西,而选择了跳槽,而且,这种东西是拿钱买不来的!
第一、工作的环境
某大型国有航空企业,合并后,造成了飞行员的拥挤现象。于是,只能有部分的飞行员得以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透明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更为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是本公司总体上的飞行员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分公司的飞行员过于富余。而这些富余的飞行员却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对待,矛盾激化。
还有一个国有航空企业,在内部竞争机制上,严重失衡。在晋升飞行教员的问题上,不能公开透明。当事人在申诉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跳槽。
类似问题太多了,毫不夸张的说,这一部分飞行员的辞职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被原来的企业给“逼”走了。
第二、不公平的对待
综观目前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本土飞行员与外聘飞行员、关系亲疏不同等等的不公平对待。如果说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在可以解释和控制的范围内还好,问题是,这种差别长期得不到调整和平衡,久而久之,矛盾激化。
比如说,某公司以地区差价等为理由,在总公司与分公司实施了区别对待,一个公司名义下,同工不同酬,十多年,导致两地的飞行员累计收入相差悬殊达100多万!
还有,在飞行员晋升问题上,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的不公平竞争。同一期的人,最早放号的,与分公司最后放号的,时间竟然相差悬殊达5年。这5年,除去收入不说,后者所面临的心理和生活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更有甚者,在本土飞行员与外聘(含外籍)飞行员之间,施行收入的区别对待,直接导致同工不同酬的局面,而且长时间得不到调整和平衡,点燃矛盾。
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比如说跟领导的关系亲疏,也会导致不能在同一个平台进行竞争,导致矛盾激化。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是为了钱而选择跳槽。更多的飞行员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公平合理的平台而选择离开原来的单位。
那么又是那些飞行员选择跳槽呢?
第一、派系斗争中的一方
有一部分飞行干部和技术骨干,在平时的行政和业务中,受到排挤或不公平的对待,带头揭杆而起。这一部分飞行员,技术业务精湛,但在人际关系中受到打压。
第二、期望一个公司内部同等对待却又实现不了的飞行员
这一部分是大多数的普通飞行员。比如说东方航空公司甘肃公司的飞行员辞职和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的飞行员的辞职。
第三、所谓的不能放号的(技术差的)
这一部分只是及少数。
绝大多数的飞行员辞职后,选择去了民营航空公司。为什么?因为民营航空刚刚起步,抛弃经济待遇之外,给了这些在国有(控股)企业里,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和打压的飞行员一个新的平台,这样他(她)们可以重新开始,为民航事业,为实现自己的最大社会价值,提供了机会!
3、民营企业的政策
民营企业的待遇和政策也并不宽松。它们除了要花大的价钱去挖墙脚之外,还要面临更多的安全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政府部门的压力,飞行员要价的压力,也可谓困难重重。
比如说,在航校里,培养一个飞行员大概需要70万左右的人民币(其后的培训属于赢利性培训——即边培训边产生效益的),而民营航空公司可能要花210万引进一个飞行员,加上安家费、误工费等等。经过本人的大量调查分析,民营航空公司每引进一个飞行员,平均耗费300万。这远远偏离了正常的飞行员培训成本(大概3到5倍)。
巨大的飞行员引进成本,直接导致民营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窘境。某管理局的飞行员,挂靠在某民营企业帮助其飞行,但却拖欠了该局方飞行员的飞行小时费约8万人民币至今无法支付!
成如国有企业,只要民营企业花费了成本去引进飞行员,在其后的劳动报酬和服务期限因此变得苛刻起来。这无异于在国有企业里。
于是,民营企业也变换了政策,比如说引进外籍飞行员,或者担保贷款给本土飞行员赎个自由身,其后的待遇便可以和外籍飞行员等同。
但是对于飞行员个人本身而言,巨额贷款的利息成了负担。因此,新的矛盾开始形成,就不知道什么激化而影响安全了。
4、引发的问题
其实,飞行员的流动问题,折射出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尤其是管理体制问题。
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责怪那些辞职的飞行员见钱眼开,什么拜金主义等等。相反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们要感谢这些辞职的飞行员,因为是他们,刺激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清醒过来,要面对新的游戏规则,用体制流住人才,用感情流住人才。而不是把人才给“逼”走!
在飞行员流动问题上,也有处理成功的事例可以借鉴。
比如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处理内蒙分公司事件的问题上,很成功。
还有,综观大型航空,南方航空的飞行队伍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其原因就在于南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体制相对而言比较科学。
所以,我认为,飞行员流动问题,说到底,并不是单纯的金钱待遇问题,而是管理体制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5、一些建议
首先,作者作为一名飞行员,不同意一些舆论的观点——把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定义为所谓的“无形国有资产”。其理由与培训来源的成本无关。因为在立法上,把飞行员定义成“国有资产”没有任何依据可以参考。同时,在人权上,也背离了最基本的原则,即飞行员可以自己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拥有绝对的控制和处置权。很显然,这种定义毫无根据和法理。
其次,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的培训成本,可以认定是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留成也是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利润留成。鉴于这种理论推测,飞行员流动只存在成本的转移和流动,而不能计算之前和之后的生产利润。比如说,对于一个赢利的国有企业,飞行员的流动可以说成之前利润的成本转移。但是,对于一个亏损中的国有企业,飞行员是不是可以说成是亏损的成本呢?很显然,不能这么去定义的。再进一步说,同样的一个飞行员从一个亏损的国有企业,流动到一个赢利的国有企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定义“飞行员是国有资产”的概念呢?
所以,飞行员,是生产者,而不是生产工具,不能定义为“资产”。
对于飞行员的流动,只是飞行员想在舞台上跳舞而已,而他(她)们却又不得不被带上脚镣。
既然跳舞,我们又何必让舞者带着脚镣呢?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1-04 11:03:47 重新编辑]
真实,
不得不
举报
回复
白沙
发表于
2006-11-7 03:19:42
267
#
飞行员欠的钱并不多,欠的是公司给的机会、和时间。
举报
回复
生活在他乡
发表于
2006-11-8 05:38:45
268
#
哈!据可靠消息:东航已经与辞职飞行员解除劳动合同了.
其它航空公司也应当学习一下东航,不要把事情弄得复杂化,不是挺好的吗!!!!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1-8 17:23:26
269
#
下面引用由
白沙
2006-11-06 19:19:42.0
发表的内容:
飞行员欠的钱并不多,欠的是公司给的机会、和时间。
中国民航能发展到今天,欠毛主席给的机会和时间,不知道怎么补偿?
举报
回复
songlanbao
发表于
2006-11-10 03:56:22
270
#
现在的飞行员好惨,是在转型的痛苦中。谁知道FAA的执照怎么考取吗?
举报
回复
生活在他乡
发表于
2006-11-11 05:45:07
271
#
唉!南航又有八名飞行员因转会未果去广州总公司了.
飞行员真是悲哀!自己的人生自由被公司用金钱来衡量.飞行员在校学习了四年,为公司卖命了多年,还买不回自主权,跟包身工有什么区别?一直讲的人权何在???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1-11 19:28:38
272
#
和谐社会、和谐民航、和谐公司......
需要共同努力啊。
举报
回复
生活在他乡
发表于
2006-11-11 22:03:26
273
#
和谐社会、和谐民航、和谐公司......
需要共同努力啊。
上面的老兄也说得太容易了,谁不想和谐的????
这次南航的十名飞行员(北方分公司八名,大连分公司两名)去广州南航总公司就想心平气和的把离职问题解决了,可总司没能重视.至使这十名飞行员采取了极端的方法(在南航总公司门口静坐).希望公司领导能尽快给予答复.
实际上飞行员从提出离职开始,公司就把这些飞行员的基本生活来源给掐断了.他们也是人,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养家糊口.公司领导何偿想过?以这种托时间断经济的卑劣手段来留人做法是否有失人道?是否有失公平?
举报
回复
patricia
发表于
2006-11-11 22:11:00
274
#
我.....顶....
举报
回复
lstk369123
发表于
2006-11-12 20:27:58
275
#
为什么
举报
回复
lstk369123
发表于
2006-11-12 20:44:22
276
#
为什么要把飞行员逼到这种地步.每当到这时候就会很积极的做工作,你们平时在干什么,公司除了飞行员所有人的房子都解决了,他们飞和辞职都给了你们工作可干,你们是最应该报恩的.
举报
回复
男天使
发表于
2006-11-13 09:49:17
277
#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是太弱的弱势群体,在这里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共鸣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舆论的关注,那么我们在这里的口水仗就只能是发泄,在问题面前我们因该去想对策而不是一味的强攻 ,我们势单力薄所以我们要借兵借力,别人因为我们心不齐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团结起来,别人犬牙虎齿锋芒以对我们就避其锋芒击其软肋,毛主席的兵法我们要看一下,那是弱势群体的兵法,毛主席的精神我们要学以下,那是胜利的唯一方向。
我们不能在这里倒苦水了,实际行动才是有意义的。在贼背后骂贼不是英雄,在这里骂公司只是愤青。大众是愚昧的,舆论导向是操控者,我们没时间给行外人费口水,多些行动来支持前辈的斗争,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牺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泪。
东航的高层被整了吧,国航也开始调整调整领导队伍了吧,不要对我说这是例行调整这是巧合,没有那么多的巧合,起码我们开始撼动领导阶层了,不要说换汤不换药,换了总比不换好一些,是男人就应该站出来,我们敬仰朱镕基,我们应该是强硬派,我们本来就很强,我们本来就很野,求来的都是施舍给的下跪的位置,对抗出来的才能抬着头做人,我们应该比利昂工人聪明一些吧,我们到发出最后吼声的时候了,不然我们只能是当一辈子的病猫。不要怕锤子砸在自己头上,已经有先辈了,法还不责众呢,作为代表先进工人阶级中的精英的我们需要的是斗争。。。。。加油兄弟们,挺住了,我们在你身边(不是背后)。。。。
举报
回复
一只疲惫的鸟
发表于
2006-11-13 19:00:04
278
#
楼上的,坚决支持.
举报
回复
永不回头
发表于
2006-11-13 19:14:05
279
#
下面引用由
男天使
2006-11-13 01:49:17.0
发表的内容: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是太弱的弱势群体,在这里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共鸣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舆论的关注,那么我们在这里的口水仗就只能是发泄,在问题面前我们因该去想对策而不是一味的强攻 ,我们势单力薄所以我们要借兵借力,别人因为我们心不齐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团结起来,别人犬牙虎齿锋芒以对我们就避其锋芒击其软肋,毛主席的兵法我们要看一下,那是弱势群体的兵法,毛主席的精神我们要学以下,那是胜利的唯一方向。
我们不能在这里倒苦水了,实际行动才是有意义的。在贼背后骂贼不是英雄,在这里骂公司只是愤青。大众是愚昧的,舆论导向是操控者,我们没时间给行外人费口水,多些行动来支持前辈的斗争,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牺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泪。
东航的高层被整了吧,国航也开始调整调整领导队伍了吧,不要对我说这是例行调整这是巧合,没有那么多的巧合,起码我们开始撼动领导阶层了,不要说换汤不换药,换了总比不换好一些,是男人就应该站出来,我们敬仰朱镕基,我们应该是强硬派,我们本来就很强,我们本来就很野,求来的都是施舍给的下跪的位置,对抗出来的才能抬着头做人,我们应该比利昂工人聪明一些吧,我们到发出最后吼声的时候了,不然我们只能是当一辈子的病猫。不要怕锤子砸在自己头上,已经有先辈了,法还不责众呢,作为代表先进工人阶级中的精英的我们需要的是斗争。。。。。加油兄弟们,挺住了,我们在你身边(不是背后)。。。。
顶了哥们,我们会坚持到底,直到最后的胜利!
举报
回复
flyingshit
发表于
2006-11-13 20:09:09
280
#
!
举报
回复
风中的刀
发表于
2006-11-13 23:10:05
281
#
看到里面有帖子说飞行员飞行一天可以为航空公司创造数以万计的效益,可没有我们这些地面保障、服务、销售等人员的辛勤劳动,飞行员每飞行一天,更可以为航空公司创造数十万的亏损!别以为航空公司就飞行人员能赚钱!
举报
回复
flyingshit
发表于
2006-11-14 00:37:16
282
#
下面引用由
风中的刀
2006-11-13 15:10:05.0
发表的内容:
看到里面有帖子说飞行员飞行一天可以为航空公司创造数以万计的效益,可没有我们这些地面保障、服务、销售等人员的辛勤劳动,飞行员每飞行一天,更可以为航空公司创造数十万的亏损!别以为航空公司就飞行人员能赚钱!
这傻孩子又来挑起矛盾来了。
举报
回复
logout
发表于
2006-11-14 00:51:23
283
#
楼主忒幽默了。我们小区扫地的老大爷一个月拿600块RMB,上次我和他说人家香港扫地的一个月要拿6000港币,他也非说他为国家一个月节省了5400港币的外汇。
举报
回复
flyingshit
发表于
2006-11-14 01:17:27
284
#
现在的人啊!!扫地的老大爷拿600块钱工资他都会觉得心理不平衡,人心不古哦~~~~!
举报
回复
737pilot
发表于
2006-11-15 19:19:43
285
#
下面引用由
logout
2006-11-13 16:51:23.0
发表的内容:
楼主忒幽默了。我们小区扫地的老大爷一个月拿600块RMB,上次我和他说人家香港扫地的一个月要拿6000港币,他也非说他为国家一个月节省了5400港币的外汇。
哈哈,按照你的说法,你们小区雇佣了两种扫地的,
第一种是香港籍的扫地的, 每月6000,
第二种是中国籍的,每月600,
是么,难道扫地这么简单的工作也要同工不同酬?
奴性!
举报
回复
透视真正正直的人
发表于
2006-11-15 22:27:40
286
#
下面引用由
万金油
2006-09-23 17:09:10.0
发表的内容:
首先,我支持飞行员转会!
但是,LZ的一些算法也许不恰当:
1. 如果飞行员要与国外的飞行员比收入,那么,国内所有的人都可以与国外比收入. 是不是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都要涨到RMB5000元/月以上呢? 否则是对全国人们的不公平!!! 对于不是飞行员的那些民航人,是不是民航都欠了他们太多???
2. 人家5年就可以自动选择跳槽的前提是--他只是在公司按照副驾驶培养的,不是机长!!! 其成本是10:1的关系!!!
3. 一些在中国飞行了一段时间的飞行员到印度去,我问过. 其中许多是因为本来印度要成熟机长,但他们不是,因此在中国积累经验后才去.
举报
回复
快乐四道杠
发表于
2006-11-16 02:15:55
287
#
下面引用由
男天使
2006-11-13 01:49:17.0
发表的内容: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是太弱的弱势群体,在这里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共鸣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舆论的关注,那么我们在这里的口水仗就只能是发泄,在问题面前我们因该去想对策而不是一味的强攻 ,我们势单力薄所以我们要借兵借力,别人因为我们心不齐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团结起来,别人犬牙虎齿锋芒以对我们就避其锋芒击其软肋,毛主席的兵法我们要看一下,那是弱势群体的兵法,毛主席的精神我们要学以下,那是胜利的唯一方向。
我们不能在这里倒苦水了,实际行动才是有意义的。在贼背后骂贼不是英雄,在这里骂公司只是愤青。大众是愚昧的,舆论导向是操控者,我们没时间给行外人费口水,多些行动来支持前辈的斗争,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牺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泪。
东航的高层被整了吧,国航也开始调整调整领导队伍了吧,不要对我说这是例行调整这是巧合,没有那么多的巧合,起码我们开始撼动领导阶层了,不要说换汤不换药,换了总比不换好一些,是男人就应该站出来,我们敬仰朱镕基,我们应该是强硬派,我们本来就很强,我们本来就很野,求来的都是施舍给的下跪的位置,对抗出来的才能抬着头做人,我们应该比利昂工人聪明一些吧,我们到发出最后吼声的时候了,不然我们只能是当一辈子的病猫。不要怕锤子砸在自己头上,已经有先辈了,法还不责众呢,作为代表先进工人阶级中的精英的我们需要的是斗争。。。。。加油兄弟们,挺住了,我们在你身边(不是背后)。。。。
举报
回复
生活在他乡
发表于
2006-11-16 06:00:51
288
#
南航的十名飞行员已经在公司门口静坐了两日了,公司领导还是未做出任何答复.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办事效率.
南航尽养了些光拿工资不办事的饭桶.
前辈们,我们永远支持你们!!!!!
举报
回复
cheetah
发表于
2006-11-16 06:41:30
289
#
那个LSY不是喜欢在网上博克吗?不是想树立亲民形象吗?现在到哪里去了?!!!!声援难航飞行员们的维权行动!!!!!!!!
举报
回复
结冰
发表于
2006-11-16 07:14:11
290
#
下面引用由
test
2006-09-02 09:27:00.0
发表的内容:
TO:
xbestofall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你的高深理论,之所以一直没有接你的话,是想看你究竟还有多少让人折服的理由?从上面的话看来,你决定在嘴巴帖封条了,是你自己的决定,希望你是一个诚信的人。
首先感谢你这几天不遗余力的回复,因为没有你的回复,帖子早就沉到底下去了,也就没有人来关心现在的飞行员的生存状况。尽管,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跟你持相同观点的人,一直对飞行员为了争取一个合理的、公平的工作环境的斗争中,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进行指指点点,对飞行员的事情乐此不疲,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来证明你的动机是不纯的,但是从你的发言来看,至少可以肯定的是:
A,你很“纯洁”,而且看上去很“诚信”,但是我告诉你一句话:如果没有人动了你的奶酪,你可以选择保持沉默,但是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只能说明——你不懂历史!更不懂尊重人权!也不知道什么是社会的民主和法制的进步,还不懂人为什么活着......总之:也许你是一位在专业知识上的颇有才华和成就的人才,但是,在对人生的态度上,我不敢恭惟你的人生观!
B,如果说民航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你认为地勤和空勤是这个大家庭中平等的两个专业,就像一个家庭里面的兄弟姐妹一样,那么,对自己兄弟姐妹的私生活进行指指点点,恐怕不是什么好的做人品质。放大了说,类似于总有些国家跟着美国政府后面做一些很不地道的事情。更何况,因为你不是飞行员,所以你的发言的资本是值得怀疑的。
C,看清楚LZ的原帖,如果你确认自己在对中文的理解上已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劳动者的理解能力,那么请你忽略本条。如果没有,也请忽略本条,因为我从来不懂牛语,所以不想“对牛弹钢琴”。
D、中国境内的所有大学院校,都已经开始对境外的学生施行与境内学生同等对待的制度,包括学费,生活条件等;中国民航也在很早之前,取消了境外人员与境内人员在购买机票上的不平等制度,施行一个价格,体现了平等!中国人在境外打工,并没有普遍取得比当地人更高的收入,也体现了一个平等。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
1、不在于飞行员的培训费用是谁出的问题,如果说单位出了这笔钱,那么,飞行员通过自己的合法收入,偿还完这笔钱,就可以了;
2、那些中国境内取得更高薪金的外籍人员(包括飞行员),不能简单的认为他们的收入与他们劳动价值不成比例,只能说明,那些没有跟外籍人员“同工同酬”的人员,收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其中的深层次的问题,不是你和我等之辈可以随便浪费吐沫而能说明白的东西。而这又与初始培训费用的来源无关。
E、如果你嫁错了人,或者娶错了媳妇,你不可能因为一张结婚证,而放弃自己重新选择的权利。离婚在某种意义,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如果你反对,从一而终,所谓的感恩戴德,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不要对别人的选择指指点点,因为你不是忠诚,而是愚昧,当然也许你会获得一个“贞洁”的碑坊。
说的太多了,暂时就此打住,喝口水。
你写了这么多好像有道理的话,在我们看来才真正是一个悲哀的人物在诉说自己的末日,不要在这里充当正义的人了,现在哪个人不是在为钱活着,飞行员也高尚不到哪里去,口口声声维权,如果每月给十万会怎样?不想说太白了,怕伤了你
举报
回复
结冰
发表于
2006-11-16 07:17:17
291
#
下面引用由
737pilot
2006-09-07 11:12:16.0
发表的内容:
我写这个帖子的意思很明了,就是提醒某些人,算计的时候不要光算“投入”不算“产出”,有了“投入”和“产出”就有了一个公平的服役年限。现在流行的观点就是飞行员只是“消耗”没有创造“效益”,飞行员执行航班都是在“培训”,所以才有了1200w的天价。我只想说出大家不太清楚,“资方”不想说的“小秘密”而已。如果飞行员没有创造任何效益的话,整个民航怎么盈利?怎么养活那么多“喝茶、看报、吹空调”的人呢?
下面引用由
zhangneddy
2006-08-30 08:06:07.0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条,国外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高的多了去了
国内三家合起来能有国外一家大公司牛气?
国外生活消费水平高,不仅是飞行员的收入不如人家,其他各行各业都是远远不如人家
中国的农民跟美国的农民收入相差多少?怎么每人给这些人列表说明?
除了中国的贪官污吏比美国人手黑心狠,其他的,就别比了吧,坍台啊
盈利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排除飞行员,但不要说成是你们使航空公司盈利,人还是要顾点脸的
举报
回复
结冰
发表于
2006-11-16 07:20:06
292
#
下面引用由
lstk369123
2006-11-12 12:44:22.0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要把飞行员逼到这种地步.每当到这时候就会很积极的做工作,你们平时在干什么,公司除了飞行员所有人的房子都解决了,他们飞和辞职都给了你们工作可干,你们是最应该报恩的.
你写反了,应该是除了飞行员的房子全解决了,其他好多为公司奉献的员工还没解决
举报
回复
flyingshit
发表于
2006-11-16 07:48:15
293
#
下面引用由
结冰
2006-11-15 23:17:17.0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
737pilot
2006-09-07 11:12:16.0
发表的内容:
我写这个帖子的意思很明了,就是提醒某些人,算计的时候不要光算“投入”不算“产出”,有了“投入”和“产出”就有了一个公平的服役年限。现在流行的观点就是飞行员只是“消耗”没有创造“效益”,飞行员执行航班都是在“培训”,所以才有了1200w的天价。我只想说出大家不太清楚,“资方”不想说的“小秘密”而已。如果飞行员没有创造任何效益的话,整个民航怎么盈利?怎么养活那么多“喝茶、看报、吹空调”的人呢?
下面引用由
zhangneddy
2006-08-30 08:06:07.0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条,国外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高的多了去了
国内三家合起来能有国外一家大公司牛气?
国外生活消费水平高,不仅是飞行员的收入不如人家,其他各行各业都是远远不如人家
中国的农民跟美国的农民收入相差多少?怎么每人给这些人列表说明?
除了中国的贪官污吏比美国人手黑心狠,其他的,就别比了吧,坍台啊
盈利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排除飞行员,但不要说成是你们使航空公司盈利,人还是要顾点脸的
就你不顾脸面,你这个成天喝茶,看报,扯是非的人!
举报
回复
flyingshit
发表于
2006-11-16 07:56:03
294
#
下面引用由
结冰
2006-11-15 23:14:11.0
发表的内容:
你写了这么多好像有道理的话,在我们看来才真正是一个悲哀的人物在诉说自己的末日,不要在这里充当正义的人了,现在哪个人不是在为钱活着,飞行员也高尚不到哪里去,口口声声维权,如果每月给十万会怎样?不想说太白了,怕伤了你
我算是明白你的意思了,一个月给你10万,让你吃天天吃S~~你也愿意-------这是你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说得很白了,但是也伤不到你--------一个没有面皮没有本事而且看到别人幸福就难受的人。
举报
回复
aqli715
发表于
2006-11-18 01:23:55
295
#
下面引用由
结冰
2006-11-15 23:20:06.0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
lstk369123
2006-11-12 12:44:22.0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要把飞行员逼到这种地步.每当到这时候就会很积极的做工作,你们平时在干什么,公司除了飞行员所有人的房子都解决了,他们飞和辞职都给了你们工作可干,你们是最应该报恩的.
你写反了,应该是除了飞行员的房子全解决了,其他好多为公司奉献的员工还没解决
不知道结冰是干哪一行? 1).如果你是一个搞政工的,那么你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评论,因为你是靠颠倒是非,溜须拍马混饭的.说的直接一点你就是靠"口活"混饭的! 2).如果你是航空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员工,那么你也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这种评论,因为飞行员只是在争取他们应得而没有得到的待遇.你们也可以一样的争取,难道你非要把阶级矛盾化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吗? 3).如果你是一名公司的领导,那么请你去吃屎.(因为即使你不吃屎,嘴也是臭的)不要在这里喷粪! 4).如果你是一名飞行员的话,那么请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回来再说.
举报
回复
绝望
发表于
2006-11-18 02:01:05
296
#
看看这个就知道结冰是干什么的了。http://bbs.feeeco.com/posts/182/topic-0023-1824217.html
举报
回复
龙族客
发表于
2006-11-18 03:47:13
297
#
下面引用由
aqli715
2006-11-17 17:23:55.0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
结冰
2006-11-15 23:20:06.0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
lstk369123
2006-11-12 12:44:22.0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要把飞行员逼到这种地步.每当到这时候就会很积极的做工作,你们平时在干什么,公司除了飞行员所有人的房子都解决了,他们飞和辞职都给了你们工作可干,你们是最应该报恩的.
你写反了,应该是除了飞行员的房子全解决了,其他好多为公司奉献的员工还没解决
不知道结冰是干哪一行? 1).如果你是一个搞政工的,那么你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评论,因为你是靠颠倒是非,溜须拍马混饭的.说的直接一点你就是靠"口活"混饭的! 2).如果你是航空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员工,那么你也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这种评论,因为飞行员只是在争取他们应得而没有得到的待遇.你们也可以一样的争取,难道你非要把阶级矛盾化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吗? 3).如果你是一名公司的领导,那么请你去吃屎.(因为即使你不吃屎,嘴也是臭的)不要在这里喷粪! 4).如果你是一名飞行员的话,那么请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回来再说.
反了
举报
回复
龙族客
发表于
2006-11-18 03:53:13
298
#
不管你们怎么说飞行员的不好,老子认为他们很男人,尤其那些辞职的,
举报
回复
大雨如注
发表于
2006-11-18 05:32:30
299
#
这里的文字越来越费解,不明白怎么就成了讨论工资高低的论坛了?我的理解是,大家还是在劝解别人,别看你的待遇不平等,我们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问题多多,
举报
回复
大雨如注
发表于
2006-11-18 05:51:32
300
#
各位,为了讨论飞行员问题,大家不妨先把国家环保问题先弄清?
举报
回复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在“倒垃圾”之前不要装的那么温顺儒雅,就像在吞食猎物之前鳄鱼总要流下的眼泪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所谓的价值实质上来自你的使用价值,如果没有人用你,金砖也是粪土,战乱年代金砖是换不来一个馒头的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如果你是飞行员,就请珍惜飞行员的荣誉,如果你不是飞行员,也不要在这里玷污飞行员的名声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那个时候,你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毕业还幻想2000-3000的工资收入,就凭你的表现,你有什么实力去拿着两三千圆的工作呢,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公司收留了你这样的人,让你在公司队伍中混日子,当然不能给你高工资,从本质上讲,你没能力也不敢去比拼高工资,所以你把公司比作再生父母,百顺孝当先。
最后,不管你是哪路神仙,穿着何种马甲,我要提醒你,不要以为飞行就觉得在其他人面前有面子, 飞行员只是普通的公司员工,飞行员是靠技术吃饭的,而不是靠飞行员的名声吃饭的,真正的飞行员要有真正价值的体现。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
百善孝当先,前一句是什么?万恶淫为首也!喝酒,泡妞...
04年大改驾的不是刚回公司么?= =飞机都没有怎么上就要要参合别人老机长的待遇问题了。有些东西新人没有经历过石没有说话的权利的。
听口气,这个04年的大改不像是飞行员,倒像是某个人的马甲
机务的兄弟干得也很累啊
论教育,许多机务都是大学里学电子或机械。。。入学门槛高,大学课程难度高,绝对高材生,也没花公司钱。
论工作辛苦程度,飞行员们自己应该也知道,伺候一架飞机有多累。
论身体健康,要不去试试换个液压油?
在和老外比薪水前,先考虑一下中国国情,还有身边的兄弟姐妹。
[这个贴子最后由 sunset 在 2006-10-13 14:07:50 重新编辑]
论身体健康?真不知道你有没有知识,高空辐射,一个不可不面对的问题,不过对于你们这些人来说,可能在你们眼里高空辐射算不了什么,就跟晒个太阳一样,这样吧!东航开纽约航线后,你一个月跟3班,一年36班,公司不给你钱,我们给你钱,你干不干?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 你们这几批大改驾的还是想想如何搞好业务知识吧!不要改好装回来连开车都不会,简直就是耻辱!你们和你们前几批的师兄们简直相差太大了,看看人家,多学学人家,不要在这里瞎放P!
真不要脸!!不要脸得变态了!!不要冒充飞行员好不好!!
简直是找抽!正反抽你
本人回帖子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请大家不要攻击!先谢谢!人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对这个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多大!飞行员是宝儿!我知道!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
这人是专门来诬陷飞行员的,大家不要上当
这个年头,
什么都可以发生......
只能说楼主是个sb
对不起, 是我错了,没想到踩到您老人家的尾巴,早说是您给公司“感恩”我还奖飞机给你呢
你小时候可不是这样,
工程论文写完,大学毕业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失望......
最近当上飞行员了么?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0-18 09:28:55 重新编辑]
http://bbs.feeeco.com/posts/174/topic-0022-1749230.html
2006年9月8日
(提要:垄断企业与资本和财政税收正在形成我国社会的三大寡头,他们三者合起伙来拿走了GDP和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中国的劳动群体要联合起来向这三座大山索取利润。)
不久前,报刊披露某电力企业一抄表工的年收入达到10万元,舆论一致谴责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然而舆论对这样一条消息却默不作声:联想公司总裁杨元庆2005财年的年薪为2175万港元!这一数字是这个抄表工人的217倍!是一个普通打工仔的2000多倍!
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社会整体颓废和心理畸形,一个工人多拿了一点,全社会愤怒,而一个总裁拿2175万港元整个社会却全无痛痒,麻木不仁。这说明中国社会在是非判断方面真是出了大问题。垄断企业不该拿高额的垄断利润,企业高管就该拿超高工资吗?老板就该拿比工人多得多的剩余利润吗?为什么这些年里中国社会没有一点这方面的抱怨和抗议?
窃国大盗无人过问,小偷小摸大呼小叫。看看当今企业在收入方面存在多大的差距!某山西私营煤炭企业,工人每月七八百元,但老板却成千上万地赚取利润,一百多万元一辆的进口高级轿车,老板一买就是十几辆。如果说效益不好,一些民营企业的大老板怎么能买得起上千万元一辆的豪华轿车、几千万元一栋的高级豪宅?
据说著名民营企业幸福集团的老板刘永好先生拥有三辆高级豪华轿车,最便宜的一辆也价值670万元,最贵的一辆约有900多万元。试问:如果用这些奢侈的钱来为企业职工发工资,工人们的工资能那么少吗?我国劳动工资水平能那么低吗?全社会能对10万元的工资水平如此惊讶吗?
这种现象恰恰印证了西方经济学泰斗亚当·斯密说过的一句话:“哪里有巨大的财富,哪里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巨富的人,同时至少必有500个穷人。少数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数人的贫困为前提。”然而当今的中国社会却把贫富差距视为合理,把普通劳动者高一点的收入视为大逆不道。这岂不是巨大的社会心理扭曲吗?
舆论质疑该名工人高收入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工人是国企的职工,而这是个带有行业垄断性质的企业。对于行业垄断利润、垄断福利我们当然应该反对,但另一个问题也需要反思:为什么国有企业能给一名普通工人10万元的工资,而一些私营企业却发不出来?是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利润率低吗?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好像只有垄断企业才有暴利,其实,很多竞争性企业也可以赚大钱,也可以有暴利。但在那些企业里,即使是赚着了钱,大部分利润也流不到普通员工手里。我所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民营企业家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深造,到国外置产置地,或在国内奢侈消费,一掷千金。云南一个私企老板,两天的赌博便输掉了自己的一个价值几千万元的三星级宾馆。这些私企老板如此挥霍,而企业员工却拿着微薄的工资。
所以,先不要对年薪10万元大惊小怪,这正是国有企业优于私营企业的地方,实际上真正需要做的是向10万元的工资水平看齐,是提高中国劳动者的政治地位和维护他们的劳动权利。
有报道说,目前12家中央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在6-7万元之间,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于是,央企成了被舆论批评的对象。人工成本6-7万元,平均月收入也就是五千多元,如果是全国工资水平3.5倍的话,那么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月收入为1400元。这一收入水平对于我国广大的工薪者来说,高还是低?让我们从国民生产总值(GDP)角度来衡量。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收入一般都占GDP的50-60%。而我国2005年的职工工资总额仅有19980.8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1%,其中国有经济单位12009.2亿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 867.8亿元,其他经济单位7103.8亿元。这一比例可以看出我国工资水平是多么低!
2005年,我国城镇从业总人员数为27331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的从业人数分别为 6488万、810万、188万、45万、1750万、699万、3458万、557万、688万,个体户2778万。
2005年,我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18405元,如果将这2.73亿从业人员都视为工资收入者,那么他们的工资收入总额应为5万亿元,约占2006 年20万亿元GDP的25%。这是将个体户都计入统计的结果。如果将我国的工资收入提高到占GDP40%的水平,以8万亿元除2.7亿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将达到3万元。这应该是我国劳动工资的合理份额。
但2005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仅有19980.8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1%,这种收入水平实在是低了。无怪有学者惊呼:中国正在摧毁资本主义的道德伦理底线!这意思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最残酷的原始时期,劳动工资水平也没有这么低!
我国的工资收入在GDP的比重中如此低,大多数国民收入都被企业和政府拿走,以致老板有钱大肆挥霍,政府有钱盖豪华办公大楼,民众工资收入却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由于在收入分配中,工资等级不同,假如以全国3万元的平均工资水平衡量,那么中等工资收入者的工资水平就应该在七八万元左右。因此,一些企业的员工拿10万元也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是,资本和经营管理者拿走了利润的大部分,真正落到普通职工手中的工资额很少。加上不同行业的差异,整个工资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便会出现巨大的差距。
于是,一个抄表工年收入10万元成了社会惊讶的事,这种现象真正反映的是我国道德价值和认识标准的紊乱!改革20多年来,为劳动群体说话的声音太少了,为资本辩护的声音太多太强了。有能耐的人都想多拿多占,而舆论阵地偏偏就由这一伙精英群体占据着,广大劳动者都处在默默无闻的状态,他们的要求极大地被忽视,他们的愿望根本得不到落实。
因此,当前真正值得社会关注的事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剩余利润正在被资本所有者和财政大量拿走,被高管和权贵瓜分。尽管经济在增长在发展,但好处大多被精英群体分享,普通员工们永远都处在一副饿不死也阔不了的生存状态。这导致处于社会低层的民众很难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在声讨垄断的同时,还应进行有关分配公允与否的讨论。
当然,影响工资收入的重要原因还有财政税收。今年底,我国的财政收入将达到4万亿元,占GDP的20%。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上升,已从1990年代初的12%上升到20%多,这还不算各级地方政府的隐性收入,如果加上预算外的收入,我国财政收入可达到GDP的3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府对国民财富的控制程度以及政府规模的庞大程度。
然而,国家财政收入是否可以无限制扩张?政府成本是否没有一个基本额度?这是中国改革这么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大问题。财政拿走一大块之后,剩下的一大块就是企业收入,也就是资本收入。在我国的GDP当中,资本收益约占40%多,大大高过劳动工资收入。
因此,改变我国的国民财富收入分配格局,是解决整个工薪阶层收入的最根本问题。只有改变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严重不平衡的现实,我国整个工资水平才会得以提高。劳动收入如果不能超过资本收入,中国将成为财富高度集中在国家和少数私人手中的国家,这样的社会将很难达到共同富裕和均衡发展。
所以,收入10万元,将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政治目标。国有大企业率先进入这一水平,既有不合理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合理性这一点上,私营企业要向国有企业学习。
但是,我写这篇文章决不是说垄断利润不应该批判,垄断企业目前每年不合理的掠取着几千亿的企业利润,垄断企业与资本和财政税收正在形成我国社会的三大寡头,他们三者合起伙来拿走了GDP和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中国的劳动群体要联合起来向这三座大山索取利润。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0-21 09:28:27 重新编辑]
没有希望在秋天还是一粒种子收回来的.
但没素质的飞行员也真是不多见
今天见到了``妈的
丢我们的脸
我的工资才1000多
妈的,飞个50小时一个月
凑起来月收入才5000
只能说楼主是个sb
你是个DSB
我也是飞行员!2004年公司从一个很普通大学里把我招来!那时只知道喝酒、上网、泡妞。。。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你们在大学时的理想。不知道你们!我的理想就是毕业有个2000-3000的工资收入。而且,相当的满意!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是这个目标!公司给了我重新发展的机会!教会我新的本领!在一般人面前十分的有面子。更给我不错的待遇!公司可以是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中国自古百顺孝当先!我尊重我的公司!?????????????????????????????????????????????????????????????????????????????????????????????????????????????????????????????????????????????????????????????????我看公司比你的亲爹,亲妈还要亲...你个SX!!!
中国机务和国际机务的差距怎么就没有人重视呢
你有脾气你投胎到国外去啊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你就要按这的规矩办事.
中国人多的是!你不干有的是人排队想干呢
就是没有亲身经历。不了解其中的滋味,难道这种状况要持续下去吗
真正偷换概念的是你,既然都是为国家服务,为什么不可以到不同公司,你自己是不是没有选择工作环境的权利那?工作是工作,那里有对父母的感情相提并论的?乱弹!
和那种人争论有意思吗?省省吧!
如果别的公司给它的薪水比东航高出两三倍,而东航不有意设置离职障碍的话,它肯定比“不嫌家贫”的那个东东跑得还快!
有的人辞了职,真的会有两三倍的高薪等着他;但有的*若辞了职,也许就意味着长期失业。心悸,彷徨,失落,妒忌,逼不得已就会跳出来狂吠。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飞行员呀,多点感恩之心吧!
东航是你家吗?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飞行员呀,多点感恩之心吧!
不要混淆概念,
感恩就意味着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么?长期低薪么?
公司也要感飞行员的恩呀,
干了十几年的飞行员走之前还是几百万的赔偿呢,
但是出于道德的观点 ,
我觉得 , 公司既然培养了 ,
就是恩情 , 应当可以用一生回报 !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3日 08:51 来源:CCTV.com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个特殊的群体:飞行员。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这两年也闹起了饥荒,我国每年飞行员缺口在1000人左右,到2010年国内民航业至少需要补充7000多名飞行员,这两天,国航、东航、海航正面向全国招收650名飞行员,有些航空公司干脆从国外直接招来现成的飞行员,他们能行吗?
飞行员紧缺问题亟待解决
在北京国际机场,深圳航空某航班飞机刚刚起飞没多久就碰到了意外。
巴西飞行员:“一号引擎失效,一号引擎失效。”
机长设法稳定住飞机,副驾驶马上向塔台呼救。
巴西飞行员:“求救、求救、这是深圳航空9802航班……我们一个引擎失效,请求返回北京机场。”
正当飞机调头飞回北京国际机场时,刚好碰到了恶劣的天气情况-雷雨,机舱外乌云密布,只有一台发动机的客机在空中摇晃得很厉害。
飞机降落程序,引擎火警开关,开……
按照规定做完所有降落准备,飞机开始下降,1000米,900米,800米……200米,100米……飞机终于安全降落在跑道上。
教官:“祝贺你们。”
巴西飞行员:“谢谢。”
刚才紧张的这一幕,不是美国大片里的场面,而是深圳航空公司在对他们刚刚招收的外籍飞行员进行模拟机紧急情况考核。
深圳航空飞行部总经理、飞行教员曹波:“刚才你们几个机长表现出来的驾驶舱机组资源管理,标准的飞行程序和特殊情况处理能力表现得非常好。”
这几名外籍飞行员都来自巴西,几个月前在巴西他们通过了深圳航空的初次审核,这次来深圳只要通过最终考核就可以加入深圳航空,翱翔在中国的天空上。
教官:“希望你们尽早加入深航航班生产,为深航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巴西飞行员:“谢谢!”
从03年开始,深航就开始招收外国飞行员,但数量很少,而今年,深航一次就从巴西招了40名机长,深航怎么能下如此大决心?
深圳航空是国内一家中型航空公司,目前有32架飞机,飞行员500人,这个数量的飞行员应付32架飞机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这两年国内航空业发展迅速,深航也想借这股东风加快发展,在深航总部,记者看到深航刚刚换上新的标志,随处可见一些发展的口号,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一开始就碰到了障碍。
深圳航空副总裁张沛:“四月底、五月底的时候排出来航班,加了航班了,市场很好加航线,飞行时间满了,不能超时飞行,我们不得不砍了一些航班。”
在深圳航空的飞行航班计划室,调度员调出了5.1期间飞行排班计划 。
在电脑记录里,许多飞行员都是安排了90多个小时的飞行计划,而按照中国民航总局规定,飞行员一个月飞行时间不能超过100小时,3个月总计不能超过270小时。超过这个时限,安全就会受到影响。深圳航空的一份会议记录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说法。
副总张沛:“满负荷飞行,用在飞行管理上时间较少,因此飞行员教员,尤其是飞行干部,都感觉到比较疲乏,普遍感到过于劳累,构成安全隐患。”
原本打算在5.1黄金周大做文章,但是为了保障安全飞行,深航无奈之下只得忍疼割舍。
加大飞行员培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飞行员短缺的问题
看着红火的5.1市场却只能拱手相让,确实心有不甘,但这仅仅是深航因为飞行员而碰到的一个小问题,更让深航管理层头疼的是,深航制定的长远的发展目标也将因为飞行员问题受到制约。
张沛:“3年之内飞机架数由原来的三十几架达到60到70架,引进这么多飞机,就需要有机长来飞,如果没有足够保证的机长来飞的话,就没有办法来组织生产。”
按照民航总局规定,一架新飞机来了以后,需要配备最少4个机组,每个机组按照2个飞行员计算,一架新飞机最少需要8个飞行员,如果增加40架飞机,那么就需要增加320个飞行员, 尽管深航这两年招收了400个学员,正在飞行学校里学习培训,但还是赶不上发展的速度。
张沛:“这些飞行员要到飞行部执行航班任务,要达到一个成熟机长,至少要在6年以上,因此的话,远水解不了近渴,解决不了现在的燃眉之急。”
飞行员流动问题有待规范化
深圳航空碰到这个棘手的问题,而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都处于飞行员紧缺状态,飞行员在各个航空公司之间的流动非常困难,甚至有可能要闹上法庭。
东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今年6月份在东方航空公司总部门口静坐绝食,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和东航解除合同
记者看到这么一张照片:上面的几个人是东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照片是他们今年6月份在东方航空公司总部门口静坐绝食的照片,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和东航解除合同, 在2005年,这几位飞行员就曾向东航提出过辞职申请,为了辞职几名飞行员与东航交涉了一年多时间,但东航就是不批准,以至于飞行员要采取在门口静坐的方式来谋求解决,为什么东航就是不让飞行员辞职呢,听听东航的说法。
东方航空新闻发言人李江:“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飞行员,成为一个成熟的机长,大概需要8到10年的时间,简单的讲,如果培养成一个大型机的机长,至少需要4000多小时,各个航空公司尽管培训费用不一,但都是几百万。”
东航的发言人说并不是东航不同意他们辞职,而是因为东航培养一名飞行员也不容易,因此,要辞职必须由飞行员的新接受单位与原单位协商赔偿数额,这样,才能保证航空公司收回这几年的培训成本,而且国家五部委对于飞行员跳槽有明确规定,必须新东家和老东家协商解决,那么,这7名飞行员的新东家是不是跟东航协商过呢?
辞职飞行员东航:“我只有两个目标,一是长城航空公司,二是翡翠航空公司,这两个民航公司人家承诺的都是什么都不管,你怎么辞职,怎么解除,劳动合同是你的手段,他们不管。”
国家规定新东家要与老东家一起协商解决飞行员的流动问题,可是新东家长城航空和翡翠航空为什么都不跟东航协商解决呢?长城航空公司是这么说的。
记者:“为什么长城航空不帮飞行员或与飞行员一起去跟公司协商解决呢?”
长城航空新闻发言人关雷:“费用高啊!”
记者:“主要是因为费用是吗?”
关雷:“对呀,我们可以按他的意愿接收,可是他的费用问题要是解决不了的话,我们公司没有义务替他解决这个劳动合同关系。”
看来,长城航空因为几百万元赔偿金而止步,但是翡翠认为赔偿金仅仅是老东家用来防止飞行员流失的一道紧箍咒,即便是新东家掏了这笔钱,老东家还是不会放人走,要不然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翡翠航空新闻发言人苏秀峰:“我去一个航空公司跟你谈,我要你张三,李四几个飞行员,我们坐下来协商吧!你觉得老的航空公司会坐下来协商说行吗,说你给我多少钱?那这样的话就不断有飞行员提出来要走了。”
这件事现在已经诉诸法律,南京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并对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这7名飞行员需要给公司交纳总额近千万的赔偿金,对于东航的事件,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谈到了他的看法。
中国民航航空总局局长杨元元:“现在我们希望的,或者说我们要求的,是两个公司之间的协商,用协商的办法,不要用打官司这种办法,但是我想飞行员流动总是趋势,政府只能慢慢地把它规范起来,在初段规范起来让它流动更有序一些,这样就会对安全对各方面都会有好处。”
“成长的烦恼”解决之道
国家民航总局鼓励各个航空公司到国外去招飞,而不要互相挖墙角,杨元元局长认为,争夺飞行员除了紧缺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飞行员的培养体制的问题,目前这种培养体制一定程度制约了飞行员的增长和流动。
徐兵,深圳航空公司机长,有10年左右的驾龄,他走上机长的道路和国内大部分飞行员差不多,航空公司招收他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伙,一点飞行知识都不懂。
徐兵:“体检政审这些合格完成以后,由深圳航空公司录取,送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然后四年毕业后回到深圳航空公司。”
在民航飞行学院学徐兵拿到的只是商业驾照,可以开小型飞机,在他毕业后回到了深圳航空,还要进行改飞大型客机的培训。
改装机型完成合格训练以后,就来到深圳航空公司飞行部,飞行部安排进入实际航班,生产运营,刚开始没有多少经历,从观察员开始,观察员训练完了进入副驾驶阶段。
小飞机改大飞机,要飞过50个起降训练,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坐在驾驶仓里当观察员,观察够100个小时之后,才能坐到副驾驶位置上,由机长带飞,而从副驾驶到机长,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徐兵:“达到3000的实际经历时间才达到机长最低标准,到了3000小时以后公司经过选拔,经过选拔训练,觉得可以了,经过考试合格,然后拿到中国民航颁发的航线运输执照,拿到执照以后,公司就可以聘请当机长。”
从徐兵进入飞行学院那一刻开始,所有费用都是由航空公司支付,自己一分钱学费都不用掏。
曹波:“如果说是一个高中毕业,直接参加高考然后进行训练的这种成本大概是,航校毕业以后大概是65万左右,完成737的初始模拟器训练还要20万左右,加一起大概90万左右,这么一个基本的成本,这是在真正的航班生产之前。”
让徐兵成为一名飞行员,航空公司大概掏了100万左右,但这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包括他在公司试飞,当观察员期间的一些费用。
曹波:“因为整个参加航班过程中,实际上有很多成本的投入,但这种成本的投入不能用开张发票的形式,或者用很简单的算一种成本的方式来做。”
从被公司的那天开始,航空公司就不断的在飞行员身上花钱,所以航空公司根本就没考虑过要让飞行员离开。
徐兵:“我记得合同上没有具体协议,你离开怎么样,不离开怎么样。”
记者:“当时有签这样的条款吗?”
徐兵:“没有。”
记者:“也就是按照这个理解,你需要为深航干一辈子,在你职业生涯里头。”
徐兵:“从现状来看是这样。”
可以说我国飞行员体系还是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运作,而在国外,飞行员流动已经完全市场化,深圳航空此次招收的40名巴西籍飞行员,大部分都来自巴西一家航空公司,这40人离开巴西的航空公司比起东航的那几位机长就简单得多了。
巴西飞行员:“如果在巴西走的话,提前一个月告诉公司就可以,不仅在巴西国内,在全世界飞行员找工作都很容易。”
巴西飞行员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己花钱上飞行学校,航空公司没什么成本,所以他们来去都很自由。
在巴西,他们花了4万多美元考取飞行执照,飞了一段私人飞机被招募到航空公司,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上岗,这种模式也被民航总局认可,考虑改变目前国内飞行员培养的体制。
杨元元:“这个我们现在也在探索,慢慢的是不是由完全公司拿钱培养,变成公司拿一部分个人拿一部分,或者一部分贷款,这个也在探索,我想解决飞行员流动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把飞行员培养得多一些。”
我国培养飞行员的这种制度依赖于各家航空公司,而航空公司的计划常常赶不上市场的变化,4-5年前没有哪家航空公司预见到今天的市场会如此火爆,国内不够用,深航只好需求外援,但用外籍飞行员得破费不少。
副总张沛:“不可避免的,国际飞行员薪水报酬要比国内高出一截,一大截。”
徐兵:“我们有一些想法,飞行航线一样,飞行小时一样,但是他们拿的要比我们要高几乎1.5到2倍。”
记者:“你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地方。”
徐兵:“对阿。”
徐兵的想法也是很多深航飞行员的想法,而公司方面却认为外籍飞行员收入高是正常的。
徐兵:“我们是这么考虑的,因为他们直接从国外经过了很多关,若干年的培训,来了以后经过短暂的熟悉拿执照培训,就能执行航班任务,因此省去我们为培训飞行员前期这五六年大量的培训费用。”
航空公司认为,外籍飞行员都是成熟的员工,来了就能干活,虽然一个人的工资等于两个中国飞行员的,但是比起飞机停在那没人飞,一天损失上百万来说是,这些工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深圳航空培训中心副总经理陈强:“外籍飞行员如果是前几年来了以后,飞几年这个费用可能跟我们培养一个飞行员到机长的费用相等,因为也是初步算过,三年左右,三四年差不多,但是如果再长,用外籍的费用可能会高。”
短期来看,招聘外籍飞行员
解决一时之需,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是航空公司也很明白,一旦年限太长,支付的薪水超过自己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费用,外籍飞行员也会成为一个负担。
张沛:“不能光是从别的地方挖,也不能只考虑到从国外直接引进洋机长帮我们飞行,而是几方面同时走,短期内引进洋机长接燃眉之急 ,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短缺问题,还要加大飞行员培养力度。”
一位刚刚通过考核的外籍机长将进行他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起飞前,按照规定他仔细地绕飞机检查了一圈。
外籍机长:“完全正常没有问题。”
飞机腾空……
半小时观察:成长的烦恼遭遇体制的困扰
高速成长的中国民航,遭遇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飞行员培养机制,我们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旧衣服穿不下去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停止成长,我们只能去做一件新衣服,我们不能让中国民航业停止成长,我们只能改变那些妨碍成长的旧体制,用国家财力培养飞行员,就像用国家财力培养运动员一样,可以在穷困的年代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已经初步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中国民航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充分,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用市场化的办法让飞行员流动起来。
民营航空公司正打破民航业旧有的垄断局面,飞行员能不能按市场化的办法自由跳槽,是对现有民航制度和体系的一个考验,也是民航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记者认为,办法总是有的,花钱到外国雇飞行员就是一种市场化的办法,曾经高度垄断的中国运动员培养机制现在已经找到了很多市场化的办法,再给一些时间,中国的飞行员培养和流动也能找到一种市场化的办法。
本视频请点击:http://www.cctv.com/video/jingjibanxiaoshi/2006/10/jingjibanxiaoshi_300_20061025_1.shtml
机务的兄弟干得也很累啊
论教育,许多机务都是大学里学电子或机械。。。入学门槛高,大学课程难度高,绝对高材生,也没花公司钱。
论工作辛苦程度,飞行员们自己应该也知道,伺候一架飞机有多累。
论身体健康,要不去试试换个液压油?
在和老外比薪水前,先考虑一下中国国情,还有身边的兄弟姐妹。
[这个贴子最后由 sunset 在 2006-10-13 14:07:50 重新编辑]
对不起我没看懂,你也挺辛苦我是知道,看得到的,可是。。。。
因为你挺辛苦所以就人家就不能跳槽。。。。。是这个意思吗?
哦,你说的是比薪水,可是他们不是要往外国跳呀,而且,因为你辛苦所以我也不应该计较自己的薪水?你不去计较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想知道,可是我凭啥就不能。。。。?看得有点晕。
支持啊 !!! 好贴 ~~
但是出于道德的观点 ,
我觉得 , 公司既然培养了 ,
就是恩情 , 应当可以用一生回报 !
您从小学毕了业,可以一辈子为学校免费打扫卫生的,还有初中,高中, 您会很忙碌的,这是真正的感恩行为,没有人会说这是人员的浪费
“成长的烦恼”解决之道
国家民航总局鼓励各个航空公司到国外去招飞,而不要互相挖墙角,杨元元局长认为,争夺飞行员除了紧缺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飞行员的培养体制的问题,目前这种培养体制一定程度制约了飞行员的增长和流动。
徐兵,深圳航空公司机长,有10年左右的驾龄,他走上机长的道路和国内大部分飞行员差不多,航空公司招收他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伙,一点飞行知识都不懂。
徐兵:“体检政审这些合格完成以后,由深圳航空公司录取,送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然后四年毕业后回到深圳航空公司。”
在民航飞行学院学徐兵拿到的只是商业驾照,可以开小型飞机,在他毕业后回到了深圳航空,还要进行改飞大型客机的培训。
改装机型完成合格训练以后,就来到深圳航空公司飞行部,飞行部安排进入实际航班,生产运营,刚开始没有多少经历,从观察员开始,观察员训练完了进入副驾驶阶段。
小飞机改大飞机,要飞过50个起降训练,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坐在驾驶仓里当观察员,观察够100个小时之后,才能坐到副驾驶位置上,由机长带飞,而从副驾驶到机长,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徐兵:“达到3000的实际经历时间才达到机长最低标准,到了3000小时以后公司经过选拔,经过选拔训练,觉得可以了,经过考试合格,然后拿到中国民航颁发的航线运输执照,拿到执照以后,公司就可以聘请当机长。”
从徐兵进入飞行学院那一刻开始,所有费用都是由航空公司支付,自己一分钱学费都不用掏。
曹波:“如果说是一个高中毕业,直接参加高考然后进行训练的这种成本大概是,航校毕业以后大概是65万左右,完成737的初始模拟器训练还要20万左右,加一起大概90万左右,这么一个基本的成本,这是在真正的航班生产之前。”
让徐兵成为一名飞行员,航空公司大概掏了100万左右,但这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包括他在公司试飞,当观察员期间的一些费用。
曹波:“因为整个参加航班过程中,实际上有很多成本的投入,但这种成本的投入不能用开张发票的形式,或者用很简单的算一种成本的方式来做。”
从被公司的那天开始,航空公司就不断的在飞行员身上花钱,所以航空公司根本就没考虑过要让飞行员离开。 (点评:航空公司所谓的只投入不产出的观点,难道所有的飞行都是训练飞行么?副驾驶不是必要机组成员?不创造效益么?如果不创造效益为什么不取消这个职位呢?)
徐兵:“我记得合同上没有具体协议,你离开怎么样,不离开怎么样。”
记者:“当时有签这样的条款吗?”
徐兵:“没有。”
记者:“也就是按照这个理解,你需要为深航干一辈子,在你职业生涯里头。”
徐兵:“从现状来看是这样。”
可以说我国飞行员体系还是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运作,而在国外,飞行员流动已经完全市场化,深圳航空此次招收的40名巴西籍飞行员,大部分都来自巴西一家航空公司,这40人离开巴西的航空公司比起东航的那几位机长就简单得多了。
巴西飞行员:“如果在巴西走的话,提前一个月告诉公司就可以,不仅在巴西国内,在全世界飞行员找工作都很容易。” (全世界的飞行员都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这是国际惯例)
巴西飞行员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己花钱上飞行学校,航空公司没什么成本,所以他们来去都很自由。
在巴西,他们花了4万多美元考取飞行执照,飞了一段私人飞机被招募到航空公司,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上岗,这种模式也被民航总局认可,考虑改变目前国内飞行员培养的体制。
(在巴西以至于全世界,自费学习飞行不是唯一的成才道路,也有公司养成培训的;如果公司花了8万美元来培养飞行员,他就要在公司干一辈子么?)
杨元元:“这个我们现在也在探索,慢慢的是不是由完全公司拿钱培养,变成公司拿一部分个人拿一部分,或者一部分贷款,这个也在探索,我想解决飞行员流动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把飞行员培养得多一些。”
我国培养飞行员的这种制度依赖于各家航空公司,而航空公司的计划常常赶不上市场的变化,4-5年前没有哪家航空公司预见到今天的市场会如此火爆,国内不够用,深航只好需求外援,但用外籍飞行员得破费不少。
副总张沛:“不可避免的,国际飞行员薪水报酬要比国内高出一截,一大截。”
(显然领导是知道国内外飞行员薪酬差别的)
徐兵:“我们有一些想法,飞行航线一样,飞行小时一样,但是他们拿的要比我们要高几乎1.5到2倍。”
记者:“你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地方。”
徐兵:“对阿。”
徐兵的想法也是很多深航飞行员的想法,而公司方面却认为外籍飞行员收入高是正常的。
徐兵:“我们是这么考虑的,因为他们直接从国外经过了很多关,若干年的培训,来了以后经过短暂的熟悉拿执照培训,就能执行航班任务,因此省去我们为培训飞行员前期这五六年大量的培训费用。”
航空公司认为,外籍飞行员都是成熟的员工,来了就能干活,虽然一个人的工资等于两个中国飞行员的,但是比起飞机停在那没人飞,一天损失上百万来说是,这些工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深圳航空培训中心副总经理陈强:“外籍飞行员如果是前几年来了以后,飞几年这个费用可能跟我们培养一个飞行员到机长的费用相等,因为也是初步算过,三年左右,三四年差不多,但是如果再长,用外籍的费用可能会高。”
(从领导的言语中也可以看到,即使机长前任何效益不算,机长四年以后收入应该能够抵销培训费用,与本人的计算基本符合,但是国内合同可是终身的,不但工资低而且要走还要赔偿一大笔费用,是极端不合理的。)
短期来看,招聘外籍飞行员
解决一时之需,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是航空公司也很明白,一旦年限太长,支付的薪水超过自己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费用,外籍飞行员也会成为一个负担。
张沛:“不能光是从别的地方挖,也不能只考虑到从国外直接引进洋机长帮我们飞行,而是几方面同时走,短期内引进洋机长接燃眉之急 ,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短缺问题,还要加大飞行员培养力度。”
一位刚刚通过考核的外籍机长将进行他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起飞前,按照规定他仔细地绕飞机检查了一圈。
外籍机长:“完全正常没有问题。”
飞机腾空……
半小时观察:成长的烦恼遭遇体制的困扰
高速成长的中国民航,遭遇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飞行员培养机制,我们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旧衣服穿不下去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停止成长,我们只能去做一件新衣服,我们不能让中国民航业停止成长,我们只能改变那些妨碍成长的旧体制,用国家财力培养飞行员,就像用国家财力培养运动员一样,可以在穷困的年代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已经初步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中国民航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充分,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用市场化的办法让飞行员流动起来。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0-31 10:46:35 重新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0-31 10:49:22 重新编辑]
下面引用由 大雨如注 2006-10-27 21:22:38.0 发表的内容:
真正偷换概念的是你,既然都是为国家服务,为什么不可以到不同公司,你自己是不是没有选择工作环境的权利那?工作是工作,那里有对父母的感情相提并论的?乱弹!
和那种人争论有意思吗?省省吧!
如果别的公司给它的薪水比东航高出两三倍,而东航不有意设置离职障碍的话,它肯定比“不嫌家贫”的那个东东跑得还快!
呵呵,有意思。
我们公司辞职的十几个全都回来了
没办法啊!还要养家呢?
总局的政策真破.
吉祥,吉祥,你可把兰州的飞行员晃悠惨喽!!!听说现在都快把脚给挤残废了.???因为领导给小鞋穿啊!!!
最终幻想8[飞行员] 翔伞级 [专题] [编辑] [加入文集] [引用] [举报] [奖飞机] 别说了,都是泪啊!
我们公司辞职的十几个全都回来了
没办法啊!还要养家呢?
总局的政策真破..................................................同情你们的兄弟!!!
别说了,都是泪啊!
我们公司辞职的十几个全都回来了
没办法啊!还要养家呢?
总局的政策真破.
实话实说.好样的!!!
别说了,都是泪啊!
我们公司辞职的十几个全都回来了
没办法啊!还要养家呢?
总局的政策真破.
虽然如此,很佩服,算是真男人,没有他们飞飞的待遇怎么能长上来哪,
不要总说自己辛苦,辛苦的行业多了去了。
不要总和外国飞行员比,比也可以,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是发达国家人的十份之一还不到,你们已经超过了二分之一,还不满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如果按照你的理论,是不是飞行员改当搬运工,那样就有理由要求涨工资了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稿,是考虑到我国民航在飞行员频繁流动的背景下,我们的安全如何去管理——如何控制在可控的状态下?从而为民航的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一些真实的素材。
一、飞行员的社会大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航作为社会的前沿产业,理所当然的走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线。而我国的经济水平毕竟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现在航空事业上,不像发达国家,民众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实现自己的飞行之梦。即使,在我国有部分少数先富起来的人,有足够的资本,为自己的飞行梦想,不惜可以忍受比国外市场更昂贵的成本,先一步涉足飞行,但是由于我国的通用航空欠发达,没有更多的飞行培训学校和俱乐部,向通用航空输送飞行员。进而我国的通用航空也不能向大型航空公司输送成熟的航线飞行员。这与发达国家大型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的来源有天壤之别!因为我国的航空公司大部分属于国有(控股)企业,飞行员的培训成本来自企业的利润留成。
在这种社会矛盾的大背景下,民营资本被允许进入航空运输业。于是,那些民营资本一改以往的虎视眈眈的眼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申请成立公共运输的航空公司快接近数十多家,快速和大规模的引进飞机。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行为。但是游戏规则变了,于是资本环境也变了。飞行员更趋于市场化,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同时,国有航空公司急于规模的扩张,大举引进飞机,而管理体制却没有跟上变化了的社会经济背景,而飞行员的来源途径却远远滞后了,于是飞行员本来就是紧缺的资源,突然间成了更稀有的资源。
二、航空公司的难言之隐
对于大型国有航空公司而言,眼看着在自家门口来了一个竞争对手,狼来了,难免要丢几只羊,而对于民营和外资航空公司,就地取材可以缓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由于长期以来,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的来源于自身利润留成对飞行学员的培训,既然是自己花钱培训的,就不能让飞行员自己说走就想走。而且,社会也有舆论认为,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是“无形的”国有资产。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流动到民营企业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而民营企业认为,是他们花大价钱争取来的。而且他们所花的价钱,远远大于起初国有(控股)企业对飞行员的培训费用。对本来资金实力不能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提并论的民营,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再来讨论一下CAAC和国资委。
本来,政企分开后,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一切要由市场经济下的需求关系来决定。于是,CAAC的职能是行业管理和监督,而国资委在这方面则是一个协调的机构,而不是经营和赢利机构。
那么,飞行员,这个被社会更多的舆论定义为特殊人才的一个群体,他(她)们的流动应该由谁来进行管理和协调呢?很显然,还是能够在现今的法理范围内可以找到的,那就是相应的人事部、劳动社会保障部、人才市场和国资委。关键在于,这四个部门的单位对民航的内部环境和业务还不是很精通,于是“皮球”再一次被踢到CAAC的脚下,而CAAC却又找不到下一个接球的单位。
事情的继续发展是,今年,空军和民航共同签署了用人的法规性协议,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军转民的途径变得诡异,飞行员的来源问题更加引起了震荡!
三、作者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1、目前的飞行员流动的负面效应
其实,人才的流动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任何经济背景下都存在人才的流动。而且,只有人才的流动,才能带动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自身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在任何政治和经济体制下都阻挡不了的事实。
但是,就目前民航的背景下,飞行员作为稀缺人才,他(她)们的流动直接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航空安全问题!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深刻的,也是唯一的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飞行员流动方向基本上可以这样确定: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流动。一方面,削弱了国有企业的飞行安全实力;另一方面,刚起步的民营航空公司要面临新人的磨合,有些还要适应新机型的改装等等,飞行安全实力也很弱。
某国有(控股)企业的高层领导曾经这样说:“现在限制飞行员流动,就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只要安全上出现问题,总局难逃其责!”其言下之意好象是CAAC掀起了飞行员的流动风波。但他好象并没有认识到,既然飞行员的流动涉及安全问题,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飞行员的问题,或者说去解决因飞行员流动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只是在那里等着出安全问题后,向CAAC问罪!这真是太可笑了!
但是,作为CAAC来说,或者说,值得国有航空公司警惕的是,需要面对的真正问题并不是飞行员的流动问题,而是导致飞行员流动的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
2、飞行员流动的真实背景(原因)
这里面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飞行员为什么要跳槽?
是哪些飞行员要跳槽?
他(她)们选择哪些单位作为新的东家?
很多的舆论的矛头,都把飞行员的流动归因于“钱”。可以这么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主流舆论的推测。同样,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不是“钱”惹的祸。
众所周知,飞行员的工资待遇在航空企业中属于中等偏高水平。我们不能排除确实是有一部分飞行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而让自己“流动”起来。但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更多的飞行员却是因为除钱之外的东西,而选择了跳槽,而且,这种东西是拿钱买不来的!
第一、工作的环境
某大型国有航空企业,合并后,造成了飞行员的拥挤现象。于是,只能有部分的飞行员得以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透明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更为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是本公司总体上的飞行员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分公司的飞行员过于富余。而这些富余的飞行员却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对待,矛盾激化。
还有一个国有航空企业,在内部竞争机制上,严重失衡。在晋升飞行教员的问题上,不能公开透明。当事人在申诉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跳槽。
类似问题太多了,毫不夸张的说,这一部分飞行员的辞职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被原来的企业给“逼”走了。
第二、不公平的对待
综观目前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本土飞行员与外聘飞行员、关系亲疏不同等等的不公平对待。如果说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在可以解释和控制的范围内还好,问题是,这种差别长期得不到调整和平衡,久而久之,矛盾激化。
比如说,某公司以地区差价等为理由,在总公司与分公司实施了区别对待,一个公司名义下,同工不同酬,十多年,导致两地的飞行员累计收入相差悬殊达100多万!
还有,在飞行员晋升问题上,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的不公平竞争。同一期的人,最早放号的,与分公司最后放号的,时间竟然相差悬殊达5年。这5年,除去收入不说,后者所面临的心理和生活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更有甚者,在本土飞行员与外聘(含外籍)飞行员之间,施行收入的区别对待,直接导致同工不同酬的局面,而且长时间得不到调整和平衡,点燃矛盾。
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比如说跟领导的关系亲疏,也会导致不能在同一个平台进行竞争,导致矛盾激化。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是为了钱而选择跳槽。更多的飞行员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公平合理的平台而选择离开原来的单位。
那么又是那些飞行员选择跳槽呢?
第一、派系斗争中的一方
有一部分飞行干部和技术骨干,在平时的行政和业务中,受到排挤或不公平的对待,带头揭杆而起。这一部分飞行员,技术业务精湛,但在人际关系中受到打压。
第二、期望一个公司内部同等对待却又实现不了的飞行员
这一部分是大多数的普通飞行员。比如说东方航空公司甘肃公司的飞行员辞职和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的飞行员的辞职。
第三、所谓的不能放号的(技术差的)
这一部分只是及少数。
绝大多数的飞行员辞职后,选择去了民营航空公司。为什么?因为民营航空刚刚起步,抛弃经济待遇之外,给了这些在国有(控股)企业里,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和打压的飞行员一个新的平台,这样他(她)们可以重新开始,为民航事业,为实现自己的最大社会价值,提供了机会!
3、民营企业的政策
民营企业的待遇和政策也并不宽松。它们除了要花大的价钱去挖墙脚之外,还要面临更多的安全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政府部门的压力,飞行员要价的压力,也可谓困难重重。
比如说,在航校里,培养一个飞行员大概需要70万左右的人民币(其后的培训属于赢利性培训——即边培训边产生效益的),而民营航空公司可能要花210万引进一个飞行员,加上安家费、误工费等等。经过本人的大量调查分析,民营航空公司每引进一个飞行员,平均耗费300万。这远远偏离了正常的飞行员培训成本(大概3到5倍)。
巨大的飞行员引进成本,直接导致民营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窘境。某管理局的飞行员,挂靠在某民营企业帮助其飞行,但却拖欠了该局方飞行员的飞行小时费约8万人民币至今无法支付!
成如国有企业,只要民营企业花费了成本去引进飞行员,在其后的劳动报酬和服务期限因此变得苛刻起来。这无异于在国有企业里。
于是,民营企业也变换了政策,比如说引进外籍飞行员,或者担保贷款给本土飞行员赎个自由身,其后的待遇便可以和外籍飞行员等同。
但是对于飞行员个人本身而言,巨额贷款的利息成了负担。因此,新的矛盾开始形成,就不知道什么激化而影响安全了。
4、引发的问题
其实,飞行员的流动问题,折射出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尤其是管理体制问题。
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责怪那些辞职的飞行员见钱眼开,什么拜金主义等等。相反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们要感谢这些辞职的飞行员,因为是他们,刺激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清醒过来,要面对新的游戏规则,用体制流住人才,用感情流住人才。而不是把人才给“逼”走!
在飞行员流动问题上,也有处理成功的事例可以借鉴。
比如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处理内蒙分公司事件的问题上,很成功。
还有,综观大型航空,南方航空的飞行队伍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其原因就在于南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体制相对而言比较科学。
所以,我认为,飞行员流动问题,说到底,并不是单纯的金钱待遇问题,而是管理体制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5、一些建议
首先,作者作为一名飞行员,不同意一些舆论的观点——把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定义为所谓的“无形国有资产”。其理由与培训来源的成本无关。因为在立法上,把飞行员定义成“国有资产”没有任何依据可以参考。同时,在人权上,也背离了最基本的原则,即飞行员可以自己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拥有绝对的控制和处置权。很显然,这种定义毫无根据和法理。
其次,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的培训成本,可以认定是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留成也是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利润留成。鉴于这种理论推测,飞行员流动只存在成本的转移和流动,而不能计算之前和之后的生产利润。比如说,对于一个赢利的国有企业,飞行员的流动可以说成之前利润的成本转移。但是,对于一个亏损中的国有企业,飞行员是不是可以说成是亏损的成本呢?很显然,不能这么去定义的。再进一步说,同样的一个飞行员从一个亏损的国有企业,流动到一个赢利的国有企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定义“飞行员是国有资产”的概念呢?
所以,飞行员,是生产者,而不是生产工具,不能定义为“资产”。
对于飞行员的流动,只是飞行员想在舞台上跳舞而已,而他(她)们却又不得不被带上脚镣。
既然跳舞,我们又何必让舞者带着脚镣呢?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1-04 11:03:47 重新编辑]
转贴本人是一名国有航空公司的机长,还算年轻。很长一段时期,我开始习惯了各媒体关于飞行员流动的报道。作为一个专业的兼职航空安全科技研究人员,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调研了这种状况。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稿,是考虑到我国民航在飞行员频繁流动的背景下,我们的安全如何去管理——如何控制在可控的状态下?从而为民航的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一些真实的素材。
一、飞行员的社会大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航作为社会的前沿产业,理所当然的走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线。而我国的经济水平毕竟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现在航空事业上,不像发达国家,民众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实现自己的飞行之梦。即使,在我国有部分少数先富起来的人,有足够的资本,为自己的飞行梦想,不惜可以忍受比国外市场更昂贵的成本,先一步涉足飞行,但是由于我国的通用航空欠发达,没有更多的飞行培训学校和俱乐部,向通用航空输送飞行员。进而我国的通用航空也不能向大型航空公司输送成熟的航线飞行员。这与发达国家大型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的来源有天壤之别!因为我国的航空公司大部分属于国有(控股)企业,飞行员的培训成本来自企业的利润留成。
在这种社会矛盾的大背景下,民营资本被允许进入航空运输业。于是,那些民营资本一改以往的虎视眈眈的眼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申请成立公共运输的航空公司快接近数十多家,快速和大规模的引进飞机。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行为。但是游戏规则变了,于是资本环境也变了。飞行员更趋于市场化,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同时,国有航空公司急于规模的扩张,大举引进飞机,而管理体制却没有跟上变化了的社会经济背景,而飞行员的来源途径却远远滞后了,于是飞行员本来就是紧缺的资源,突然间成了更稀有的资源。
二、航空公司的难言之隐
对于大型国有航空公司而言,眼看着在自家门口来了一个竞争对手,狼来了,难免要丢几只羊,而对于民营和外资航空公司,就地取材可以缓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由于长期以来,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的来源于自身利润留成对飞行学员的培训,既然是自己花钱培训的,就不能让飞行员自己说走就想走。而且,社会也有舆论认为,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是“无形的”国有资产。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流动到民营企业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而民营企业认为,是他们花大价钱争取来的。而且他们所花的价钱,远远大于起初国有(控股)企业对飞行员的培训费用。对本来资金实力不能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提并论的民营,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再来讨论一下CAAC和国资委。
本来,政企分开后,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一切要由市场经济下的需求关系来决定。于是,CAAC的职能是行业管理和监督,而国资委在这方面则是一个协调的机构,而不是经营和赢利机构。
那么,飞行员,这个被社会更多的舆论定义为特殊人才的一个群体,他(她)们的流动应该由谁来进行管理和协调呢?很显然,还是能够在现今的法理范围内可以找到的,那就是相应的人事部、劳动社会保障部、人才市场和国资委。关键在于,这四个部门的单位对民航的内部环境和业务还不是很精通,于是“皮球”再一次被踢到CAAC的脚下,而CAAC却又找不到下一个接球的单位。
事情的继续发展是,今年,空军和民航共同签署了用人的法规性协议,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军转民的途径变得诡异,飞行员的来源问题更加引起了震荡!
三、作者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1、目前的飞行员流动的负面效应
其实,人才的流动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任何经济背景下都存在人才的流动。而且,只有人才的流动,才能带动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自身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在任何政治和经济体制下都阻挡不了的事实。
但是,就目前民航的背景下,飞行员作为稀缺人才,他(她)们的流动直接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航空安全问题!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深刻的,也是唯一的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飞行员流动方向基本上可以这样确定: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流动。一方面,削弱了国有企业的飞行安全实力;另一方面,刚起步的民营航空公司要面临新人的磨合,有些还要适应新机型的改装等等,飞行安全实力也很弱。
某国有(控股)企业的高层领导曾经这样说:“现在限制飞行员流动,就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只要安全上出现问题,总局难逃其责!”其言下之意好象是CAAC掀起了飞行员的流动风波。但他好象并没有认识到,既然飞行员的流动涉及安全问题,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飞行员的问题,或者说去解决因飞行员流动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只是在那里等着出安全问题后,向CAAC问罪!这真是太可笑了!
但是,作为CAAC来说,或者说,值得国有航空公司警惕的是,需要面对的真正问题并不是飞行员的流动问题,而是导致飞行员流动的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
2、飞行员流动的真实背景(原因)
这里面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飞行员为什么要跳槽?
是哪些飞行员要跳槽?
他(她)们选择哪些单位作为新的东家?
很多的舆论的矛头,都把飞行员的流动归因于“钱”。可以这么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主流舆论的推测。同样,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不是“钱”惹的祸。
众所周知,飞行员的工资待遇在航空企业中属于中等偏高水平。我们不能排除确实是有一部分飞行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而让自己“流动”起来。但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更多的飞行员却是因为除钱之外的东西,而选择了跳槽,而且,这种东西是拿钱买不来的!
第一、工作的环境
某大型国有航空企业,合并后,造成了飞行员的拥挤现象。于是,只能有部分的飞行员得以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透明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更为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是本公司总体上的飞行员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分公司的飞行员过于富余。而这些富余的飞行员却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对待,矛盾激化。
还有一个国有航空企业,在内部竞争机制上,严重失衡。在晋升飞行教员的问题上,不能公开透明。当事人在申诉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跳槽。
类似问题太多了,毫不夸张的说,这一部分飞行员的辞职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被原来的企业给“逼”走了。
第二、不公平的对待
综观目前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本土飞行员与外聘飞行员、关系亲疏不同等等的不公平对待。如果说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在可以解释和控制的范围内还好,问题是,这种差别长期得不到调整和平衡,久而久之,矛盾激化。
比如说,某公司以地区差价等为理由,在总公司与分公司实施了区别对待,一个公司名义下,同工不同酬,十多年,导致两地的飞行员累计收入相差悬殊达100多万!
还有,在飞行员晋升问题上,存在总公司与分公司的不公平竞争。同一期的人,最早放号的,与分公司最后放号的,时间竟然相差悬殊达5年。这5年,除去收入不说,后者所面临的心理和生活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更有甚者,在本土飞行员与外聘(含外籍)飞行员之间,施行收入的区别对待,直接导致同工不同酬的局面,而且长时间得不到调整和平衡,点燃矛盾。
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比如说跟领导的关系亲疏,也会导致不能在同一个平台进行竞争,导致矛盾激化。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是为了钱而选择跳槽。更多的飞行员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公平合理的平台而选择离开原来的单位。
那么又是那些飞行员选择跳槽呢?
第一、派系斗争中的一方
有一部分飞行干部和技术骨干,在平时的行政和业务中,受到排挤或不公平的对待,带头揭杆而起。这一部分飞行员,技术业务精湛,但在人际关系中受到打压。
第二、期望一个公司内部同等对待却又实现不了的飞行员
这一部分是大多数的普通飞行员。比如说东方航空公司甘肃公司的飞行员辞职和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的飞行员的辞职。
第三、所谓的不能放号的(技术差的)
这一部分只是及少数。
绝大多数的飞行员辞职后,选择去了民营航空公司。为什么?因为民营航空刚刚起步,抛弃经济待遇之外,给了这些在国有(控股)企业里,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和打压的飞行员一个新的平台,这样他(她)们可以重新开始,为民航事业,为实现自己的最大社会价值,提供了机会!
3、民营企业的政策
民营企业的待遇和政策也并不宽松。它们除了要花大的价钱去挖墙脚之外,还要面临更多的安全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政府部门的压力,飞行员要价的压力,也可谓困难重重。
比如说,在航校里,培养一个飞行员大概需要70万左右的人民币(其后的培训属于赢利性培训——即边培训边产生效益的),而民营航空公司可能要花210万引进一个飞行员,加上安家费、误工费等等。经过本人的大量调查分析,民营航空公司每引进一个飞行员,平均耗费300万。这远远偏离了正常的飞行员培训成本(大概3到5倍)。
巨大的飞行员引进成本,直接导致民营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窘境。某管理局的飞行员,挂靠在某民营企业帮助其飞行,但却拖欠了该局方飞行员的飞行小时费约8万人民币至今无法支付!
成如国有企业,只要民营企业花费了成本去引进飞行员,在其后的劳动报酬和服务期限因此变得苛刻起来。这无异于在国有企业里。
于是,民营企业也变换了政策,比如说引进外籍飞行员,或者担保贷款给本土飞行员赎个自由身,其后的待遇便可以和外籍飞行员等同。
但是对于飞行员个人本身而言,巨额贷款的利息成了负担。因此,新的矛盾开始形成,就不知道什么激化而影响安全了。
4、引发的问题
其实,飞行员的流动问题,折射出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尤其是管理体制问题。
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责怪那些辞职的飞行员见钱眼开,什么拜金主义等等。相反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们要感谢这些辞职的飞行员,因为是他们,刺激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清醒过来,要面对新的游戏规则,用体制流住人才,用感情流住人才。而不是把人才给“逼”走!
在飞行员流动问题上,也有处理成功的事例可以借鉴。
比如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处理内蒙分公司事件的问题上,很成功。
还有,综观大型航空,南方航空的飞行队伍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其原因就在于南方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体制相对而言比较科学。
所以,我认为,飞行员流动问题,说到底,并不是单纯的金钱待遇问题,而是管理体制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5、一些建议
首先,作者作为一名飞行员,不同意一些舆论的观点——把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定义为所谓的“无形国有资产”。其理由与培训来源的成本无关。因为在立法上,把飞行员定义成“国有资产”没有任何依据可以参考。同时,在人权上,也背离了最基本的原则,即飞行员可以自己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拥有绝对的控制和处置权。很显然,这种定义毫无根据和法理。
其次,国有(控股)企业的飞行员的培训成本,可以认定是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留成也是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利润留成。鉴于这种理论推测,飞行员流动只存在成本的转移和流动,而不能计算之前和之后的生产利润。比如说,对于一个赢利的国有企业,飞行员的流动可以说成之前利润的成本转移。但是,对于一个亏损中的国有企业,飞行员是不是可以说成是亏损的成本呢?很显然,不能这么去定义的。再进一步说,同样的一个飞行员从一个亏损的国有企业,流动到一个赢利的国有企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定义“飞行员是国有资产”的概念呢?
所以,飞行员,是生产者,而不是生产工具,不能定义为“资产”。
对于飞行员的流动,只是飞行员想在舞台上跳舞而已,而他(她)们却又不得不被带上脚镣。
既然跳舞,我们又何必让舞者带着脚镣呢?
[这个贴子最后由 737pilot 在 2006-11-04 11:03:47 重新编辑]
真实,
不得不
其它航空公司也应当学习一下东航,不要把事情弄得复杂化,不是挺好的吗!!!!
飞行员欠的钱并不多,欠的是公司给的机会、和时间。
中国民航能发展到今天,欠毛主席给的机会和时间,不知道怎么补偿?
飞行员真是悲哀!自己的人生自由被公司用金钱来衡量.飞行员在校学习了四年,为公司卖命了多年,还买不回自主权,跟包身工有什么区别?一直讲的人权何在???
需要共同努力啊。
需要共同努力啊。
上面的老兄也说得太容易了,谁不想和谐的????
这次南航的十名飞行员(北方分公司八名,大连分公司两名)去广州南航总公司就想心平气和的把离职问题解决了,可总司没能重视.至使这十名飞行员采取了极端的方法(在南航总公司门口静坐).希望公司领导能尽快给予答复.
实际上飞行员从提出离职开始,公司就把这些飞行员的基本生活来源给掐断了.他们也是人,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养家糊口.公司领导何偿想过?以这种托时间断经济的卑劣手段来留人做法是否有失人道?是否有失公平?
我们不能在这里倒苦水了,实际行动才是有意义的。在贼背后骂贼不是英雄,在这里骂公司只是愤青。大众是愚昧的,舆论导向是操控者,我们没时间给行外人费口水,多些行动来支持前辈的斗争,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牺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泪。
东航的高层被整了吧,国航也开始调整调整领导队伍了吧,不要对我说这是例行调整这是巧合,没有那么多的巧合,起码我们开始撼动领导阶层了,不要说换汤不换药,换了总比不换好一些,是男人就应该站出来,我们敬仰朱镕基,我们应该是强硬派,我们本来就很强,我们本来就很野,求来的都是施舍给的下跪的位置,对抗出来的才能抬着头做人,我们应该比利昂工人聪明一些吧,我们到发出最后吼声的时候了,不然我们只能是当一辈子的病猫。不要怕锤子砸在自己头上,已经有先辈了,法还不责众呢,作为代表先进工人阶级中的精英的我们需要的是斗争。。。。。加油兄弟们,挺住了,我们在你身边(不是背后)。。。。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是太弱的弱势群体,在这里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共鸣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舆论的关注,那么我们在这里的口水仗就只能是发泄,在问题面前我们因该去想对策而不是一味的强攻 ,我们势单力薄所以我们要借兵借力,别人因为我们心不齐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团结起来,别人犬牙虎齿锋芒以对我们就避其锋芒击其软肋,毛主席的兵法我们要看一下,那是弱势群体的兵法,毛主席的精神我们要学以下,那是胜利的唯一方向。
我们不能在这里倒苦水了,实际行动才是有意义的。在贼背后骂贼不是英雄,在这里骂公司只是愤青。大众是愚昧的,舆论导向是操控者,我们没时间给行外人费口水,多些行动来支持前辈的斗争,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牺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泪。
东航的高层被整了吧,国航也开始调整调整领导队伍了吧,不要对我说这是例行调整这是巧合,没有那么多的巧合,起码我们开始撼动领导阶层了,不要说换汤不换药,换了总比不换好一些,是男人就应该站出来,我们敬仰朱镕基,我们应该是强硬派,我们本来就很强,我们本来就很野,求来的都是施舍给的下跪的位置,对抗出来的才能抬着头做人,我们应该比利昂工人聪明一些吧,我们到发出最后吼声的时候了,不然我们只能是当一辈子的病猫。不要怕锤子砸在自己头上,已经有先辈了,法还不责众呢,作为代表先进工人阶级中的精英的我们需要的是斗争。。。。。加油兄弟们,挺住了,我们在你身边(不是背后)。。。。
顶了哥们,我们会坚持到底,直到最后的胜利!
!
看到里面有帖子说飞行员飞行一天可以为航空公司创造数以万计的效益,可没有我们这些地面保障、服务、销售等人员的辛勤劳动,飞行员每飞行一天,更可以为航空公司创造数十万的亏损!别以为航空公司就飞行人员能赚钱!
这傻孩子又来挑起矛盾来了。
楼主忒幽默了。我们小区扫地的老大爷一个月拿600块RMB,上次我和他说人家香港扫地的一个月要拿6000港币,他也非说他为国家一个月节省了5400港币的外汇。
哈哈,按照你的说法,你们小区雇佣了两种扫地的,
第一种是香港籍的扫地的, 每月6000,
第二种是中国籍的,每月600,
是么,难道扫地这么简单的工作也要同工不同酬?
奴性!
首先,我支持飞行员转会!
但是,LZ的一些算法也许不恰当:
1. 如果飞行员要与国外的飞行员比收入,那么,国内所有的人都可以与国外比收入. 是不是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都要涨到RMB5000元/月以上呢? 否则是对全国人们的不公平!!! 对于不是飞行员的那些民航人,是不是民航都欠了他们太多???
2. 人家5年就可以自动选择跳槽的前提是--他只是在公司按照副驾驶培养的,不是机长!!! 其成本是10:1的关系!!!
3. 一些在中国飞行了一段时间的飞行员到印度去,我问过. 其中许多是因为本来印度要成熟机长,但他们不是,因此在中国积累经验后才去.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是太弱的弱势群体,在这里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共鸣不能引起足够的社会舆论的关注,那么我们在这里的口水仗就只能是发泄,在问题面前我们因该去想对策而不是一味的强攻 ,我们势单力薄所以我们要借兵借力,别人因为我们心不齐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团结起来,别人犬牙虎齿锋芒以对我们就避其锋芒击其软肋,毛主席的兵法我们要看一下,那是弱势群体的兵法,毛主席的精神我们要学以下,那是胜利的唯一方向。
我们不能在这里倒苦水了,实际行动才是有意义的。在贼背后骂贼不是英雄,在这里骂公司只是愤青。大众是愚昧的,舆论导向是操控者,我们没时间给行外人费口水,多些行动来支持前辈的斗争,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牺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泪。
东航的高层被整了吧,国航也开始调整调整领导队伍了吧,不要对我说这是例行调整这是巧合,没有那么多的巧合,起码我们开始撼动领导阶层了,不要说换汤不换药,换了总比不换好一些,是男人就应该站出来,我们敬仰朱镕基,我们应该是强硬派,我们本来就很强,我们本来就很野,求来的都是施舍给的下跪的位置,对抗出来的才能抬着头做人,我们应该比利昂工人聪明一些吧,我们到发出最后吼声的时候了,不然我们只能是当一辈子的病猫。不要怕锤子砸在自己头上,已经有先辈了,法还不责众呢,作为代表先进工人阶级中的精英的我们需要的是斗争。。。。。加油兄弟们,挺住了,我们在你身边(不是背后)。。。。
南航尽养了些光拿工资不办事的饭桶.
前辈们,我们永远支持你们!!!!!
TO:xbestofall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你的高深理论,之所以一直没有接你的话,是想看你究竟还有多少让人折服的理由?从上面的话看来,你决定在嘴巴帖封条了,是你自己的决定,希望你是一个诚信的人。
首先感谢你这几天不遗余力的回复,因为没有你的回复,帖子早就沉到底下去了,也就没有人来关心现在的飞行员的生存状况。尽管,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跟你持相同观点的人,一直对飞行员为了争取一个合理的、公平的工作环境的斗争中,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进行指指点点,对飞行员的事情乐此不疲,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来证明你的动机是不纯的,但是从你的发言来看,至少可以肯定的是:
A,你很“纯洁”,而且看上去很“诚信”,但是我告诉你一句话:如果没有人动了你的奶酪,你可以选择保持沉默,但是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只能说明——你不懂历史!更不懂尊重人权!也不知道什么是社会的民主和法制的进步,还不懂人为什么活着......总之:也许你是一位在专业知识上的颇有才华和成就的人才,但是,在对人生的态度上,我不敢恭惟你的人生观!
B,如果说民航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你认为地勤和空勤是这个大家庭中平等的两个专业,就像一个家庭里面的兄弟姐妹一样,那么,对自己兄弟姐妹的私生活进行指指点点,恐怕不是什么好的做人品质。放大了说,类似于总有些国家跟着美国政府后面做一些很不地道的事情。更何况,因为你不是飞行员,所以你的发言的资本是值得怀疑的。
C,看清楚LZ的原帖,如果你确认自己在对中文的理解上已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劳动者的理解能力,那么请你忽略本条。如果没有,也请忽略本条,因为我从来不懂牛语,所以不想“对牛弹钢琴”。
D、中国境内的所有大学院校,都已经开始对境外的学生施行与境内学生同等对待的制度,包括学费,生活条件等;中国民航也在很早之前,取消了境外人员与境内人员在购买机票上的不平等制度,施行一个价格,体现了平等!中国人在境外打工,并没有普遍取得比当地人更高的收入,也体现了一个平等。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
1、不在于飞行员的培训费用是谁出的问题,如果说单位出了这笔钱,那么,飞行员通过自己的合法收入,偿还完这笔钱,就可以了;
2、那些中国境内取得更高薪金的外籍人员(包括飞行员),不能简单的认为他们的收入与他们劳动价值不成比例,只能说明,那些没有跟外籍人员“同工同酬”的人员,收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其中的深层次的问题,不是你和我等之辈可以随便浪费吐沫而能说明白的东西。而这又与初始培训费用的来源无关。
E、如果你嫁错了人,或者娶错了媳妇,你不可能因为一张结婚证,而放弃自己重新选择的权利。离婚在某种意义,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如果你反对,从一而终,所谓的感恩戴德,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不要对别人的选择指指点点,因为你不是忠诚,而是愚昧,当然也许你会获得一个“贞洁”的碑坊。
说的太多了,暂时就此打住,喝口水。
你写了这么多好像有道理的话,在我们看来才真正是一个悲哀的人物在诉说自己的末日,不要在这里充当正义的人了,现在哪个人不是在为钱活着,飞行员也高尚不到哪里去,口口声声维权,如果每月给十万会怎样?不想说太白了,怕伤了你
我写这个帖子的意思很明了,就是提醒某些人,算计的时候不要光算“投入”不算“产出”,有了“投入”和“产出”就有了一个公平的服役年限。现在流行的观点就是飞行员只是“消耗”没有创造“效益”,飞行员执行航班都是在“培训”,所以才有了1200w的天价。我只想说出大家不太清楚,“资方”不想说的“小秘密”而已。如果飞行员没有创造任何效益的话,整个民航怎么盈利?怎么养活那么多“喝茶、看报、吹空调”的人呢?
下面引用由 zhangneddy 2006-08-30 08:06:07.0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条,国外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高的多了去了
国内三家合起来能有国外一家大公司牛气?
国外生活消费水平高,不仅是飞行员的收入不如人家,其他各行各业都是远远不如人家
中国的农民跟美国的农民收入相差多少?怎么每人给这些人列表说明?
除了中国的贪官污吏比美国人手黑心狠,其他的,就别比了吧,坍台啊
盈利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排除飞行员,但不要说成是你们使航空公司盈利,人还是要顾点脸的
为什么要把飞行员逼到这种地步.每当到这时候就会很积极的做工作,你们平时在干什么,公司除了飞行员所有人的房子都解决了,他们飞和辞职都给了你们工作可干,你们是最应该报恩的.
你写反了,应该是除了飞行员的房子全解决了,其他好多为公司奉献的员工还没解决
下面引用由 737pilot 2006-09-07 11:12:16.0 发表的内容:
我写这个帖子的意思很明了,就是提醒某些人,算计的时候不要光算“投入”不算“产出”,有了“投入”和“产出”就有了一个公平的服役年限。现在流行的观点就是飞行员只是“消耗”没有创造“效益”,飞行员执行航班都是在“培训”,所以才有了1200w的天价。我只想说出大家不太清楚,“资方”不想说的“小秘密”而已。如果飞行员没有创造任何效益的话,整个民航怎么盈利?怎么养活那么多“喝茶、看报、吹空调”的人呢?
下面引用由 zhangneddy 2006-08-30 08:06:07.0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条,国外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高的多了去了
国内三家合起来能有国外一家大公司牛气?
国外生活消费水平高,不仅是飞行员的收入不如人家,其他各行各业都是远远不如人家
中国的农民跟美国的农民收入相差多少?怎么每人给这些人列表说明?
除了中国的贪官污吏比美国人手黑心狠,其他的,就别比了吧,坍台啊
盈利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排除飞行员,但不要说成是你们使航空公司盈利,人还是要顾点脸的
就你不顾脸面,你这个成天喝茶,看报,扯是非的人!
你写了这么多好像有道理的话,在我们看来才真正是一个悲哀的人物在诉说自己的末日,不要在这里充当正义的人了,现在哪个人不是在为钱活着,飞行员也高尚不到哪里去,口口声声维权,如果每月给十万会怎样?不想说太白了,怕伤了你
我算是明白你的意思了,一个月给你10万,让你吃天天吃S~~你也愿意-------这是你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说得很白了,但是也伤不到你--------一个没有面皮没有本事而且看到别人幸福就难受的人。
下面引用由 lstk369123 2006-11-12 12:44:22.0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要把飞行员逼到这种地步.每当到这时候就会很积极的做工作,你们平时在干什么,公司除了飞行员所有人的房子都解决了,他们飞和辞职都给了你们工作可干,你们是最应该报恩的.
你写反了,应该是除了飞行员的房子全解决了,其他好多为公司奉献的员工还没解决
不知道结冰是干哪一行? 1).如果你是一个搞政工的,那么你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评论,因为你是靠颠倒是非,溜须拍马混饭的.说的直接一点你就是靠"口活"混饭的! 2).如果你是航空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员工,那么你也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这种评论,因为飞行员只是在争取他们应得而没有得到的待遇.你们也可以一样的争取,难道你非要把阶级矛盾化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吗? 3).如果你是一名公司的领导,那么请你去吃屎.(因为即使你不吃屎,嘴也是臭的)不要在这里喷粪! 4).如果你是一名飞行员的话,那么请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回来再说.
下面引用由 结冰 2006-11-15 23:20:06.0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 lstk369123 2006-11-12 12:44:22.0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要把飞行员逼到这种地步.每当到这时候就会很积极的做工作,你们平时在干什么,公司除了飞行员所有人的房子都解决了,他们飞和辞职都给了你们工作可干,你们是最应该报恩的.
你写反了,应该是除了飞行员的房子全解决了,其他好多为公司奉献的员工还没解决
不知道结冰是干哪一行? 1).如果你是一个搞政工的,那么你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评论,因为你是靠颠倒是非,溜须拍马混饭的.说的直接一点你就是靠"口活"混饭的! 2).如果你是航空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员工,那么你也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这种评论,因为飞行员只是在争取他们应得而没有得到的待遇.你们也可以一样的争取,难道你非要把阶级矛盾化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吗? 3).如果你是一名公司的领导,那么请你去吃屎.(因为即使你不吃屎,嘴也是臭的)不要在这里喷粪! 4).如果你是一名飞行员的话,那么请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回来再说.
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