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rlander 于 2019-8-15 15:22 编辑
由于海航财务及部分城市补贴到期,最近多条海航系二线洲际停航,众所周知海航系开设的二线洲际一般为2weekly,大部分座位卖给旗下旅游公司,许多补贴海航的城市并非是海航的hub,如果海航不能解决财务危机,且二线的洲际补贴到期,那么许多二线城市的海航洲际将会停航,对于二线城市来说无疑是洲际航线的大洗牌。 目前央企三大航洲际航线没有出现停航,许多二线的三大航运营的洲际运营即将超过5年,假设2年后海航大部分二线洲际停航,三大航运营及部分外航运营的航线继续运营,我认为洗牌会出现下列情况: [size=12.0000pt] 1、CKG、TAO、CSX、CGO将成为最大的输家,海航线停航几乎断掉这四座城市的大部分洲际,且这四座城市三大央企的基地也非绝对HUB,这四座城市的洲际航线将会倒退3~5年。 2、SZX、CTU、XIY尽管短期会受影响,或许将迎来新的机会,CTU、XIY分别为国航第二大、东航第三大枢纽基地,机场流量在二线城市名列前茅,两地基地航司(国航、东航)国内航线布局广泛,且两地地理位置相对于其他二线来说非常好,自身经济结构、科教文卫、央企布局等某一方面有独特优势,看好CTU、XIY两地领跑二线洲际;香港最近发生的事情,或许对于SZX来说是一个机会,国航、南航或许会加大SZX国际、洲际线的开航,且深圳市政府财政、企业结构吊打所有二线城市,只要政府想补贴1年之内弄个3条外航洲际都是有可能的。 3、NKG、WUH、XMN、FOC将成为大赢家,MF是真心并确实是在发展做大XMN、FOC两地,且目前为止FOC、XMN运营的几条航线也是二线里面经营状况较好的航线。WUH目前由南航开了6条洲际,这是三大航在二线开洲际绝无仅有的现象,且在补贴的帮助下,南航可以达到勉强的不亏损,且一家航司开的越多,那么二线洲际主要旅行团、自由行的人,做出航点组合的情况也越多,将形成良性循环,个人认为WUH是海航系财务危机最大的受益者。NKG的东江即将接收宽体机,东航改变运营战略,或许对于NKG的洲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机会。 |
东航武汉公司30架飞机有一半在外面打工。。。。也并没有认真在WUH这个市场耕耘,当然三家公司在WUH的投入应该是CZ大于MU大于CA,最不给力最不走心的就是CA
的确,CGO经停已经取消,变成CTU-YVR直飞了。
纠正一下,是南非航空。
欧宝倒是离法兰克福很近!
FRA坐火车比较容易到的事莱茵河一线(鲁尔区/波恩/科隆/美因茨/法兰克福/斯图加特——三叉星与青蛙之城/巴塞尔-米卢斯-弗莱堡这一线,去慕尼黑主城以及英戈尔施塔特——四环厂总部,也马马虎虎)
说不定南航开了,宝马大众的德国人还是愿意去北京或者上海中转,毕竟宝马总部在慕尼黑,大众总部在沃尔夫斯堡,开了沈阳法兰克福还是要转机。
珠海那一点点人口和经济总量,值得如此掉西瓜检芝麻?
深圳-西雅图确定这个月停飞了?
已经在对外出租了,FG有新闻,向非洲航空出租了两架A350。
那就更没啥影响了 ,本来现在京沈航线就是一下飞机,大部分都去的是转机口。本来就有动车,直达北京的很少有坐飞机去的呀。
有321XLR的话,经停乌鲁木齐也能加到每日班
有了高铁竞争,再有转机加持就能享受常年低票价了啊,不过就CA的尿性也不会有多便宜
个人感觉也没啥打不打击的,每天京沈航班也就10班左右,国航南航大约各占一半,这些航线都减了又能怎样。况且,国航为了转机客流,估计也不会减少航班。南航转到大兴后,更会着力大兴的中转功能,为了转机客流,估计也会维持现有水平。
那是顺义西站,距离首都机场和星火站距离首都机场差不多,都是22公里左右估计车次很少,还是主要星火站
客流量都不是一个层级的 想春呢这人
1kw的机场和即将破5kw的机场做对比 谁给你的自信?
珠海机场太远了
我说的是京沈航线将遭遇毁灭性打击,不是高铁对出国转机的影响
赞同你的观点。珠三角航点布局应该是香港广州珠海,这样比较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珠三角空域紧张问题。珠江口东岸地面交通方便,深圳的人员搭乘洲际航班可以去香港和广州。
主要是星火没弄好的话,北京的车次及其有限吧!
除非把这个站搞成缩小版的丰台站那样!
不过这与传说中的在通州的新北京东站冲突!(据说真搞的话,以后除国际列车以外北京站的普速全移去,以及部分动车)
星火前面还有个顺义高丽营站,如果在那停车的话,即使没有公共交通,打个车也不是很远。比去星火强吧
是的,目前没有,如果打车从星火去首都机场,估计出租车司机大爷们会抱怨一路。
有规划的地铁20号线,连接首都、星火和大兴,但是不知道开工和开通时间
不清楚CZ是否会这么干,不过CZ近期的PKX政策重心应该在日韩东南亚,尤其是日本
我说的是狙击把CAN航权移过来的操作(不是之前CAN-JFK/LAX直接旺季都减班/缩机型了吗),比如搞个新政策,把航权与城市绑死之类……
主要是星火站也没法直通机场线吧,得地铁转1-2次,先到东直门/三元桥才行!
星火+PEK的组合主要是吸收冀东北/蒙东南/辽西的国内及洲内客流吧!
北美航线根本就用不着狙击,MYZ以来,航权谈判更是遥遥无期
一切就看牛航能否成功狙击白菜可能的北美线(比如拿CAN减班后空出的部分一区航权)!
现在卡脖子的地方,已经不在京沈北京段以及东星线电气化工程这两块了。
主要是星火站附近,由于道路施工(早开了小车也进不去)以及地铁接入延迟的原因,由原来的2021年年初变出最快2021年年末2022年年初了!
所以……………………
如果有客流,有盈利空间,那南航不开自然有其他航空公司开的。像HU更是愁着宽体没地方飞呢。但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悉尼刚刚充值了,墨尔本暂时没钱了
对于辽宁特别是沈阳去PEK转机的人来说,就是京沈开了也没多大影响,因为转机比北京直飞便宜太多了
呼和浩特要不是被选为北京的备降机场也不至于规划那么大个4F双跑,完全喂不饱
今年呼张客专,明年京沈高铁剩余段开通对于HEL,SHE更是毁灭性打击
PKX完全跟JJJ一体化背道而驰
打不打压不敢说,但确实不重视。别的洲际航线不好说,但北美的航线洛杉矶和温哥华应该都是有客流的(移民,学生,旅游),又有地缘优势,如果南航想开的话是可以开的起来的。再说法兰克福线,沈阳有宝马,长春有大众,其他的配套的企业更是多了去,商务客流也是有的,再加旅游,学生,也不可能没客流,南航要想开,还能让汉莎去开
沈阳温哥华那个航班即使取消了也无所谓,反正一周就那一班。至于沈阳洛杉矶,我觉得不会转移,目前看客流不错,如果中美还有航权,我觉得增班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如果转移到大兴,反而会把东北的客流推向PEK(即使没有这个航班,东北人民也是习惯去PEK转机的),况且随着明年京沈的开通,东北去北京尤其是顺义会更加方便。退一步说,就是中转联程,国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PEK—到世界各地也很方便。南航对沈阳大连等东北市场确实不重视,除了LAX这条线,至今没有一条洲际航线。即使日韩这种地缘航线,也都是国航,日韩等外航把持。沈阳也有自身原因,二跑都多少年了,导致航班不能放量。
MU的武汉墨尔本这么没消息了?
HU的深圳-都柏林是不是已经停飞了?
有多少班停航了?
PKX开航后SHE更惨了,甚至既有的3U SHE-YVR和CZ SHE-LAX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说不定CZ宁可牺牲CAN也要把SHE-LAX改成PKX-LAX,LH SHE-FRA只要宝马不撤出沈阳就不用担心)。
HU由始至终想做转机的枢纽只有北京,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法施展拳脚。。。但是飞机又不能停着晒太阳,所以只能飞二线拿拿补贴。
客流量能勉强说好看的,也就只有南京法兰克福、厦门阿姆了吧
JD MEL SYD YVR LON SVO,
MU SFO DXB CDG,
LH FRA
MF LAX
JD是占了一半,没毛病
HGH这个不好说,但是CA应该要在CTU的北美应该要实现零突破。
你去看看HGH-FCO的332是不是老飞机
你去看看HGH-FCO的332是不是老飞机
ZH能做的再大点就好了,毕竟也算是SA的航企,深圳政府可以尝试补贴下SA航企来开航线(不过目前好像SA的好坑都没了)然后利用ZH全国拉客,达到双赢。
严重同意。
哈哈,确实是这样。不过就目前上座率及客流量,运营数据好看的二线洲际都集中在CTU、SZX、WUH,另外NKG、FOC、XMN有某条运营不错。
你这个厉害 京深沪深都给你吃了 学习了
这个得看ZH CA CZ,HU的话看看笑笑就好,ZH CA CZ都比较务实,运营的洲际线是比较好的,他们心里应该都有杆秤
这帖子里每个二线城市都说自己潜力很大的,哈哈。但航空公司的决策是基于现实的,不是谈理想的。靠巨额补贴维持航线运营多年仍没起色的,说明根本没有潜力。
那得川农不飞 空出航权 且中美关系缓和
中远期也就CA可能用较老的332弄个3weekly的HGH-SFO!
大概率事件,川农的经停上座率都不怎么样。而且川农收到补贴也不多
那深圳本地客流太不方便了.....其实就本地客源而言,深圳潜力很大
问题是会不会取消TNA/HGH/CGO/SHE的经停
JD在TAO有五条洲际
还有LHR也被抢了。
澳洲两条上座率不错 停了肯定也会有人接手
最重要的问题是 全停了JD这么多宽体该如何使用?
3U不担心,当地政府铁了心要在天府机场大开国际航线,怎么可能允许本地企业停航,搞不好还要加码补贴。
为什么就海航的航线出现大面积的停航,二线城市的央企三大航航线基本上都没停
我觉得最便利大湾区旅客出行的,应该是将深圳的所有航线都迁往珠海,形成广州香港珠海的三角布局,这样才是真正的方便。
SZX政府有钱也不能瞎补贴,政府补贴一下无非是开个头,给个培育期,过了培育期怎么可能一直补下去,其他城市同样道理。反对为了搞几条洲际航线不顾自己实际情况乱补贴。
南航湖北有多少灰机?东航这么多灰机是不是很多在外面打工的?因为南航在武汉的市场占有率比东航多几个百分点,去年还是前年来着,好像是28%对20%左右。
海航的财政危机不解决,以CSX的LAX、LHR的上座率,停航是迟早的事,现在长沙、郑州政府意识到补贴海航的问题了,又回头补贴南航,今年CZ就开通了CGO-LHR,CSX-NBO,但是这两市如果继续补贴南航,以南航为主导就落后WUH至少5年以上。所以HU这波帮助WUH消除中部潜在竞争对手,又稳定了CZ在WUH的主导地位。但是WUH最大问题是基地航司不强,尽管三大央企航空公司都有分公司和基地,但是规模都不大,目前最大规模的东航武汉基地也就30架飞机。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还是不能一起比的。呵呵。XIY可以重点开拓西部市场。不过商务客估计没戏。
这个是实话,这些年南航在wuh辛勤耕耘,有收获,双赢,挺好的一件事。XIY有区域优势和国内航线通达率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
可以租出去啊。
海航已经在广深—郑州、南京、杭州等可以用上宽体的都用上了
这几年没觉得HU在XIY发力,倒是MU还有其他的一些小航司(长龙,BK什么的)发力了不少。。。可能HU在XIY拿不到太多补贴吧。。
海航在XIY也不上心,跟着补贴跑来跑去。